寒
食
清
明
二
首
(
其
一
)
寂
寂
柴
门
村
落
里
,
也
教
插
柳
记
年
华
。
禁
烟
不
到
粤
人
国
,
上
冢
亦
携
庞
老
家
。
汉
寝
唐
陵
无
麦
饭
,
山
溪
野
径
有
梨
花
。
一
樽
径
籍
青
苔
卧
,
莫
管
城
头
奏
暮
笳
。
节日
春天
写景
怀古
抒情
清明节
写柳树
记事
译文
即使冷冷清清开着几扇柴门的村落里,也还是要插几根杨柳枝条,标志出每年的节令。
寒食的传统虽然没有传到遥远的广东,但清明上坟奠祭祖先的礼仪还是和中原一样。
时至今日,汉唐两代的王陵巨冢,已经没有人前去祭祀;而山边溪间的小路上仍生长着许多梨花。
世代更替,非人力所能左右,不如喝上他一杯醉卧在青苔上,莫管关城门的号角声是否响起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画面,通过对比和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传统节庆的深厚情感。"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表达了诗人对于寒食节(清明时节)的怀念,这是一个在乡间以吃冷食为习俗的日子,同时也是纪念祖先和自然轮回的一天。"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则透露出一种逃离尘嚣的意愿。诗中提到的“禁烟”可能指的是朝廷对某种活动的禁止,这里被用来比喻诗人想要远离世间纷争和烦恼,到达一个宁静的地方。粤人国即岭南地区,而"上冢亦携庞老家"则是说在祭祀祖先时带着整家老小一同前往。接下来的"汉寝唐陵无麦饭,山蹊野径有梨花"展示了诗人对于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汉寝、唐陵都是古代帝王的陵墓,这里用以表达对过去的怀念。而"山蹊野径有梨花"则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梨花盛开,生机勃勃。最后两句"一尊径藉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世的一种超然态度。"一尊径藉青苔卧"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而"莫管城头奏暮笳"则是说不必在意外界的喧嚣和打扰,保持内心的平静。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历史、自然与人间,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生命和时间流逝的一种深刻体会。
刘克庄
4804首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