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秋天的景象
梦幻
现实
情感记梦
写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充满了超脱世俗的意趣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开篇“凉月如冰,素涛翻雪”便营造出一种清冷、宁静的氛围,月亮如同冰块一般纯净,河流中的波浪宛如翻滚的雪花。紧接着,“人世依约三更”则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感到世间纷扰,只能在深夜静谧之时寻得片刻安宁。“扁舟乘兴,莫计水云程”表达了诗人乘坐平底小船随兴而行,不去计算水路和云间的路径,显现出一种超然物外、自由自在的情怀。接下来的“忽到一洲奇绝,花无数、多不知名”则是诗人到了一个未知之地,这里充满了各种奇异而美丽的花朵,但却有许多是诗人无法命名的,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瑰宝,更隐喻着对知识界限的超越。“浑疑是,芙蓉城里, 又似牡丹坪”中,“芙蓉城”和“牡丹坪”都是美丽的意象,但同时带有一种迷茫感,仿佛诗人自己也不确定所处之地,是否真实存在。紧接着“蓬莱,应不远,天风海浪,满目凄清”则是对传说中仙山蓬莱的向往,虽然现实中的天风和海浪令人感到凄凉,但诗人心中的蓬莱岛却似乎触手可及。最后,“更一声铁笛,石裂龙惊。回顾尘寰局促,挥袂去、散发骑鲸”中,铁笛的声音让沉睡的龙惊醒,这既是对音乐力量的颂扬,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狭小局限的不满和超脱之愿。最后一句“蘧蘧觉,元来是梦,钟动野鸡鸣”则是诗人醒悟到自己的一切经历原来只是一个梦境,而那钟声和野鸡的啼鸣,是现实世界唤醒他的声音。整首诗通过对仙境图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哲思和丰富的情感。

刘克庄

4804首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