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
梅
(
其
一
)
一
片
能
教
一
断
肠
,
可
堪
平
砌
更
堆
墙
?
飘
如
迁
客
来
过
岭
,
坠
似
骚
人
去
赴
湘
。
乱
点
莓
苔
多
莫
数
,
偶
粘
衣
袖
久
犹
香
。
东
风
谬
掌
花
权
柄
,
却
忌
孤
高
不
主
张
。
写花
咏物
情感
落花
怀古
自然
译文
每一片飘零的梅花都叫人触目愁肠,哪堪残缺的花瓣凋落如雪片铺满了台阶又堆上了墙头呢?
飘零的梅花就像匆匆过岭的迁客,坠落的梅花犹如不得已赴湘的失意文人。
梅花曾经是那么多原来美好高洁的花朵,如今却坠入泥土与莓苔为伍,然而偶然粘上衣袖的梅花,香气却经久不灭。
春风掌管着对众花生杀予夺的大权,却错误地忌妒梅花的孤傲高洁,不加扶持,任意摧残。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落梅(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这两句用鲜明的画面描绘了梅花飘落的情形,"一片"指的是一片片的梅花,它们像断肠一样零落,可见诗人对梅花之美的深刻感受,以及对它易逝的生命力的无奈。"可堪平砌更堆墙"则是说这些飘落的梅花即便铺满了地面,甚至可以堆积如墙,这里的"堪"字有承受、忍受之意,表明诗人对这种美景的欣赏和容纳。"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这里的比喻增添了诗中动态的美感。"迁客"指的是流浪者,梅花像这些无家可归的人一样,在风中飘泊;而"骚人"则是古代文人的代称,它们去赴湘江,这里的景象和情感交织,体现了诗人对自由漂泊之美的向往。"乱点莓苔多莫数,偶黏衣袖久犹香。"梅花像散落的野草莓苔一样,繁多得难以计数。而且这些花瓣偶尔会粘在诗人的衣袖上,即便时间过去了,依然留有清香。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感受。"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最后两句则是说春天的东风似乎在掌握着花开花落的权力,但诗人并不喜欢那种独自高傲、无人能懂的境界。这表达了诗人的谦逊态度和对平和美好的追求。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飘落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以及对于生命易逝、物是人非的无奈情怀。
刘克庄
4804首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冬日同何似公伍国开有开暨仁伯弟定国安国侄驼山寻梅赋
明·李孙宸
昔曾京国看梅树,盘里疏条映雪清。一枝两枝移近案,四筵宾客酒同倾。尔时作客空相忆,梦魂几越驼山侧。驿使迢遥书寄稀,罗浮月冷无消息。自从休沐返林邱,赏心还逐旧同游。同游多住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