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
地点名胜
怀古抒情

赏析

此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创作的《徐偃王庙》,通过对比历史上仁暴不一的君主及其终结,表达了对于过去英烈人物的怀念和现实中英雄无葬之地的哀叹。诗中的“仁暴由来各异施”指出了历史上的统治者性格迥异,施政也因人而异;“秦徐至竟孰雄雌”则提及从秦始皇到春秋时期的徐偃王,他们的结局是强是弱,这里暗含了对英雄末路的感慨。接着,“君看骊岫今无墓”一句,通过对骊岫山(徐偃王庙所在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历史人物无处安葬的遗憾。最后,“得似柯山尚有祠”则是说尽管徐偃王没有墓地,但像柯山那样的地方依然保有一些祭祀的地方,这里流露出诗人对于英雄能够留下一些纪念的欣慰。总体而言,刘克庄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怀念,以及对于他们遗迹的珍视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英雄不再、时光易逝的感伤和无奈。在宋代文人的笔下,这种情感常常与对国家兴衰的思考相结合,表现了他们深厚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

刘克庄

4804首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猜您喜欢

咏史诗·博浪沙
唐·胡曾
嬴政鲸吞六合秋,削平天下虏诸侯。山东不是无公子,何事张良独报雠。
古香慢·中秋六榕东坡楼对月作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桂华镜转,蓬翠波留,秋思孤迥。罨画屏风,座密四围绿静。遥夜足天宽,漫虚占、花间对影。想连环万户暗里,赏心乐事谁领。渐淡淡、凭高清兴。双鬓山河,无限风景。梦迹依稀,旧曲与谁.....
读阮籍传
宋·陆游
天生父子立君臣,万世宁容乱大伦。籍辈可诛无复议,礼非为我为何人。
东流陶潜祠堂联
清·方士鼐
君为五斗米辞官,喜东篱寄傲,北牖迎凉,令天下折腰人,顿生愧悔;我乘半帆风到此,看南岭过云,西江隐月,愿同侪游宦者,早赋归来。
题太祖庙
宋·晏殊
炎宋肇英主,初九方潜鳞。尝因蓍蔡占,地决天地屯。庚庚大横兆,謦咳如有闻。
丁卯寒食前一日汪辇云滕王阁分赋
清·赵由仪
萧然怀抱欲悲秋,古树荒烟出荻洲。如此山川常作客,平生心事在登楼。文章有气精魂在,牛斗无光剑影愁。不尽天涯今日意,江风吹尔秣陵舟。
范蠡
明末清初·屈大均
浮海鸱夷一棹多,飘然应自老烟波。身全岂合为齐相,赀累将无愧越娥。子死千金当市井,师遗一策是岩阿。会稽山下馀汤沐,士女犹传采葛歌。
浮湘礼三闾墓田寻贾生故宅
明末清初·邝露
浮湘孤月下灵渠,牢落残魂伴索居。庚子日斜闻野鸟,端阳沙淈见江鱼。天高未敢重相问,年少何劳更上书。此去樊城望京国,定从王粲赋归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