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
食
清
明
二
首
(
其
二
)
过
眼
年
光
疾
弹
丸
,
桐
华
半
拆
燕
初
还
。
汉
宫
有
烛
朱
门
煖
,
墨
突
无
烟
白
屋
寒
。
宁
复
斗
鸡
陪
戏
社
,
颇
思
携
鹤
访
孤
山
。
今
年
秫
与
金
同
价
,
偶
得
茅
柴
且
尽
欢
。
写景
季节
寒食节
节气和节日
田园
思乡和怀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隐逸山林的生活情景。"过眼年光疾弹丸"表达了时间流逝迅速,"桐华半拆燕初还"则是春天到来,桐树开花,燕子也回来了。但"汉宫有烛朱门煖"和"墨突无烟白屋寒"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是温暖的宫廷生活,后者却是一种清贫冷淡的居所。诗人表达了自己更倾向于简朴自然的生活,不愿意参与世俗的喧嚣,如"宁复斗鸡陪戏社"所示。"颇思携鹤访孤山"则显示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尤其是与仙境相似的高远之地。最后两句"今年秫与金同价,偶得茅柴且尽欢"表达了诗人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也能找到快乐。秫是一种野生植物,可以食用,在这里代表着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偶得茅柴且尽欢"则是即使只能烧些稻草和柴火,诗人也能够感到满足和快乐。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宫廷与隐逸生活的描述,以及对自然山林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刘克庄
4804首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猜您喜欢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力穑吟
宋·邵雍
春时耕种,夏时耘耨。秋时收治,冬时用受。雨露不愆,既苗既秀。水旱为灾,尚罹其咎。
四明山中逢晴
宋末元初·戴表元
一冈一涧一萦隈,新岁新晴始此回。莎坂南风寅蛤出,茅檐西日一禽来。人迷白路羊群石,水捲青天雪里雷。犹是深山有寒食,梨花无数绕岩开。
山居(其二)
元·祖钦
夹岸桃花红欲然,洞中流水自㳙㳙。山家不会论春夏,石烂松枯又一年。
即事
清·爱新觉罗·弘历
岚气依山素练横,朝暾忽射一川明。人冲晓雾逶迤去,马踏寒郊笃速行。村落几家茅舍静,野流数处板桥平。锦江诗句河阳笔,风景重看生面呈。
白秀才小扇景
明·王越
水云堆里小楼台,石径无尘长绿苔。何处幽人特相访,两舟撑入柳阴来。
祝英台近·谷雨,课童子修灌花木
清·龚翔麟
数花风,逢谷雨。绿暗旧年树。径草须锄,莫碍燕来路。红蕉第一风流,移根记取。伴窗外、粉团春暮。井华水,玉虎汲洗梧桐,青青嫩如许。蝴蝶今番,闲了弄香否。丹萱第一忘忧,抽条好护.....
北红门外即景(其三)
清·爱新觉罗·弘历
夜闻风盛愁无寐,晓见雪消喜动容。岂是喜愁太无定,都来念里为三农。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