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鹿
抒情
怀古
情感
战争
悼亡
长沙城事
季节
季节 - 秋节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郑孝胥在清朝末年的政治困境和个人感慨。首句“官身有束缚”表达了他对官场规则和限制的不满,认为自己被束缚无法自由行事。次句“偾事非吾谋”进一步表明他不愿因个人决策而引发事端。“长沙获先去,一士天所留”暗指自己选择离开官场,像是被命运眷顾的孤士。接下来,“东华再阅月,兵气横穷秋”描绘了时局动荡不安,战事频发的景象,诗人身处其中倍感凄凉。“悲风舍饭寺,独啸哀南州”通过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哀愁,他在寺庙中独自哀叹,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事急嗟无人,堪为朝廷羞”揭示出诗人对当政者无能的失望,以及自己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泽生可共死,惜我非其俦”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者的敬仰,遗憾自己没有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同抗争。“举世轻忠义,苟全为高流”则揭示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轻视忠义,只求自保的现象。最后两句“谁能从重华,甘与鹿豕游”以古代贤君重华为榜样,表达出诗人渴望追随高尚理想,即使孤独也要坚守正义的决心,同时也对那些只求苟且偷安的人进行了讽刺。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无奈,又有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体现了郑孝胥作为清末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之情。

猜您喜欢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过伊仆射旧宅
唐·李商隐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乾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夏夜与季平萧氏台听涛,追话旧事作
清·丘逢甲
大海惊涛似昔时,高台同听不胜悲。五年乡泪愁中制,半夜军声梦里驰。铁弩何时开越国?素车终古走灵胥。如闻鹿耳鲲身畔,毅魄三更哭义旗。
至日用张伯举韵
宋末元初·仇远
博士无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少忍年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山中茅屋不归去,空想秋风暗绿苔。
述怀一首
唐·杜甫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慜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