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
雁
字
二
十
四
首
(
其
七
)
远
拂
残
霞
搅
断
云
,
始
知
笔
阵
扫
千
军
。
元
常
法
备
皆
三
折
,
阿
买
诗
成
写
八
分
。
赋
客
近
为
离
合
体
,
经
生
能
辨
古
今
文
。
危
峰
阻
日
君
须
记
,
陇
首
群
飞
背
夕
曛
。
咏物
写景
抒情
秋节
赋文
识辨
写鸟
记梦
山水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唐时升的《咏雁字二十四首(其七)》描绘了一幅雁阵飞翔、光影交错的生动画面。首句“远拂残霞搅断云”,形象地写出大雁在夕阳余晖中振翅高飞,其身影划破天际,仿佛将晚霞和云层都搅动起来,展现出雁阵的气势与动态美。次句“始知笔阵扫千军”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雁阵比作挥毫泼墨的战士,形容其排列整齐,如同军队般有序,展现了雁群的力量和纪律性。第三句“元常法备皆三折,阿买诗成写八分”引用了书法术语,元常指的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他的书法技法精湛;阿买则是唐代书法家张旭,以草书闻名。这里借指雁阵的队形变化多样,犹如书法中的折转和顿挫,富有韵律感。第四句“赋客近为离合体,经生能辨古今文”进一步赞美雁阵的队形变化,如同辞赋中的离合对仗,经生(古代读书人)能从中看出古今文章的韵味,寓言雁阵的形态蕴含着文化内涵。最后两句“危峰阻日君须记,陇首群飞背夕曛”提醒读者留意观察,雁群在险峻山峰之间穿行,遮挡住了阳光,它们背对着渐落的夕阳,形成一幅壮观的自然景象,寓意着雁阵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赞美了雁阵的美学和精神特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