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
古
桃
李
艳
春
日
,
松
析
黯
无
光
。
贞
心
结
千
古
,
誓
不
随
众
芳
。
风
云
一
朝
变
,
天
地
为
苍
苍
。
有
明
盛
坛
坫
,
七
子
互
腾
骧
。
牛
耳
执
王
李
,
才
高
气
愈
扬
。
仰
视
高
秦
汉
,
府
窥
藐
宋
唐
。
指
挥
籍
湜
辈
,
匍
匐
邾
莒
行
。
震
川
老
举
子
,
茅
屋
荒
江
旁
。
言
招
故
生
徒
,
讲
学
称
先
王
。
势
焰
固
不
敌
,
名
声
讵
相
当
。
云
何
百
世
下
,
中
天
吐
寒
芒
。
古
今
几
作
者
,
身
晦
道
乃
昌
。
祧
祔
有
定
论
,
翕
赫
安
可
常
。
怀古
抒情
写景
春天
咏物
赞美
读书
哲理
赏析
这首诗以桃李与松柏对比起笔,桃李在春日里鲜艳夺目,而松柏则显得黯淡无光,以此象征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接着诗人赞美了那些坚守贞心、不随波逐流的君子,即使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他们的精神依然如山岳般屹立不倒。诗中提到“七子”,可能是指明代的七位文学家,他们才华横溢,声名远播,甚至能令同时代的文人如籍湜辈俯首称臣。然而,即便这些文坛巨擘的影响力无法与秦汉、宋唐时期的文学高峰相匹敌,他们的名字和作品却因深厚的文化内涵而永垂不朽。诗的后半部分提到震川老举子,即明代文学家归有光,他在江边的茅屋中,继续传授学问,弘扬先王之道。尽管他的影响力可能不如同时代的文豪,但其对文化的贡献和精神的传承,使得他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最后,诗人感慨于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指出无论时代如何更迭,真正有价值的思想和文化总能在后世得到发扬光大。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那些坚守理想、传承文化的先贤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文化传承不息的信念。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