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屈
翁
山
燕
山
晋
塞
早
凭
陵
,
老
去
丘
园
自
枕
肱
。
奉
母
安
期
蒲
九
节
,
著
书
弘
景
阁
三
层
。
琴
心
久
歇
辞
谣
诼
,
龙
性
初
驯
避
弋
矰
。
终
竟
才
人
须
学
道
,
才
华
减
处
道
缘
增
。
送别
读书
母爱
励志
山水
情感
赏析
此诗《赠屈翁山》由清代诗人潘耒所作,通过对屈翁山的赞誉,展现了对才华与道义并重的推崇。诗中以“燕山晋塞”开篇,描绘出一种壮阔的边塞景象,暗喻屈翁山虽身处动荡之世,却能坚守自我,不为外物所动。接着,“老去丘园自枕肱”一句,既表达了屈翁山晚年归隐田园的情怀,也暗示其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和。“奉母安期蒲九节,著书弘景阁三层”两句,通过描述屈翁山孝顺母亲、勤奋著书的场景,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其中,“安期蒲九节”可能借用了古代孝子的故事,象征着屈翁山对母亲的深厚情感;“弘景阁三层”则表明了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和贡献。“琴心久歇辞谣诼,龙性初驯避弋矰”两句,进一步刻画了屈翁山在面对是非曲直时的坚持与智慧。他选择远离纷争,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独立,如同龙性初驯,不轻易被外界所扰。这里不仅体现了他对个人品格的坚守,也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最后,“终竟才人须学道,才华减处道缘增”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对屈翁山的最高赞誉。它强调了才华与道德修养之间的关系,认为真正的才人不仅要具备卓越的才华,更应懂得修身养性,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为珍贵,体现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综上所述,《赠屈翁山》不仅是一首对屈翁山个人品质和成就的赞美之作,更是对当时社会价值观念的一种反思和呼吁,鼓励人们在追求个人才华的同时,不忘提升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明·王守仁
几度西安道,江声暮雨时。机关鸥鸟破,踪迹水云疑。仗钺非吾事,传经愧尔师。天真石泉秀,新有鹿门期。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