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春天
写花
清明节
山水
野桥
桃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郊游图景。首句“一幅春云巧似裁”,以巧妙的比喻,将轻盈的春云比作精心裁剪的画卷,形象地展现了春天云彩的轻柔与美丽。接着,“隔湖飞过碧山来”一句,通过“飞”字赋予了云彩动感,仿佛它们在湖面上轻盈地飘过,又越过碧绿的山峦,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空间感。“野桥小立题诗处”则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诗中的一个特定场景——一座田野间的木桥上,诗人独自站立,准备题写诗句。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悟和情感的抒发。最后一句“夹竹桃花烂熳开”,以“烂熳”一词,生动地描绘了夹竹桃盛开的景象,花朵繁茂,色彩鲜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不仅为画面增添了色彩,也象征着春天的勃勃生机和万物复苏的美好寓意。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并呈现了春日郊游的美妙瞬间,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蕴含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是一幅充满诗意的春日画卷。

谢应芳

273首
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春日湖上(其四)
宋·武衍
船里歌声去复还,游人乐在酒杯间。争如策蹇长堤上,细看南山与北山。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