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写景
抒情
读书
怀古
情感
季节
夏天
生活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宿县学斋舍时的场景和感受。首句“客来帷林候渔父”,写诗人以主人身份迎接访客,如同渔父般闲适。接着,“黉舍坐听三日雨”表达了诗人静心聆听连日雨声,寓含对学术宁静的向往。“诸生读书喧两庑”描绘了学子们勤奋读书的热闹景象,而“商羊飞来立当宁”则借商羊(传说中的瑞鸟)的形象,寓意吉祥与希望。雨声、书声与蛙鼓交织,形成独特的自然与人文和谐画面。“蚓歌亦自谐宫羽”运用拟人手法,写蚯蚓鸣叫仿佛合着音乐节奏,增添了生动趣味。接下来,诗人通过“青苔上阶菌生柱,败壁淋漓籀文古”描绘出斋舍的古老与沧桑,显示出岁月的痕迹。“斋僮不敢开牖户,风撼庭柯啸饥虎”一句,以斋童的谨慎和风雨中树木摇曳的声音,渲染出环境的荒凉和内心的忧虑。最后,诗人借“南山老石烂成土,天漏谁能鍊金补”感叹时光流逝和世事无常,以及对社会疾苦的关注。结尾处,“去年旱魃走吴楚,田家往往悲尘釜”提及去年的旱灾,表达对农民的同情,而“麦秋一饱方自许,莫教化作飞蛾舞”则寄寓了诗人对丰收的期盼,同时也警示人们珍惜粮食,勿使辛劳化为虚无。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的社会责任感。

谢应芳

273首
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