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雪
航
东
归
七
首
(
其
七
)
世
事
茫
茫
无
尽
头
,
五
湖
随
处
可
追
游
。
半
生
诗
酒
天
涯
路
,
两
鬓
风
霜
客
里
愁
。
白
鸟
不
知
来
往
意
,
青
山
自
识
古
今
愁
。
到
家
雪
满
江
村
夜
,
有
兴
须
乘
剡
曲
舟
。
写景抒情
山水
送别
思乡
季节
冬天
到家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与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首句“世事茫茫无尽头”,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莫测的深刻理解。接着,“五湖随处可追游”则展现了诗人渴望自由、追求心灵解放的愿望,五湖四海皆是他的游历之地。“半生诗酒天涯路,两鬓风霜客里愁”两句,通过“诗酒”和“天涯路”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经历,而“两鬓风霜”则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白鸟不知来往意,青山自识古今愁”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白鸟或许不懂诗人的行踪和心绪,但青山却能见证历史的变迁和诗人的愁苦。最后,“到家雪满江村夜,有兴须乘剡曲舟”描绘了诗人归家时的情景,虽然外面世界充满了风霜和愁绪,但回到家中,内心或许会感到一丝温暖和宁静。诗人希望在归家的路上,能够乘着剡曲舟,享受旅途的乐趣,这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诗意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友情的独特感悟,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意味。
张弼
1037首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送郑端公
唐·方干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骢马将离江浦月,绣衣却照禁中花。应怜寂寞沧洲客,烟汉尘泥相去赊。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