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
写景
抒情
写景+抒怀
秋日景象
自然物候
成都风土人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出蜀途中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远行旅人的同情和自己身世的无奈。开篇“风吹鲁国人,飘荡蜀江滨”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流离失所之人的哀伤,也暗示了自己漂泊他乡的命运。“湿地饶蛙黾,衰年足鬼神”一段,则是以湿地多蛙、岁月匆匆为比喻,抒发了对时光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的“蛙黾”代表着生命力弱小,而“衰年足鬼神”则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感到与超自然力量的接近,这里可以解读为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奈。接着,“时清归去路,日复病来身”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身体上的不适。这里的“时清”可能指的是时光的流逝,而“日复”则是疾病的反复,无疑加重了诗人的心理负担。最后,“千万长堤柳,自他烂熳春”一段,以柳树作比喻,通过柳絮飞扬的景象,抒发了对逝去时光和未来的无常感。这里“烂熳”是形容词,描绘的是柳絮随风飘散的场景,既美丽又带有淡淡哀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写照,将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特有的意境和情怀。

张祜

501首
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人们认为这是诗谶。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猜您喜欢

酬乐天雪中见寄
唐·元稹
知君夜听风萧索,晓望林亭雪半糊。撼落不教封柳眼,埽来偏尽附梅株。敲扶密竹枝犹亚,煦暖寒禽气渐苏。坐觉湖声迷远浪,回惊云路在长途。钱塘湖上蘋先合,梳洗楼前粉暗铺。石立玉童披.....
古祚驿和韵
明·黄衷
荒城隐隐昼恒阴,野火依微瘴水浔。浊酒不醺嫌兴浅,老予何以答春深。静看木槿垂花态,欢动山蕉卷叶心。愿放官家逋负令,江天随处有猿吟。
清波引
清末近现代初·樊增祥
玉窗清晓。但一望绿烟缥缈。画廊人悄。竹阴哢娇鸟。佳客渺何许,别有枝头朋好。几多杨柳楼台,翠帷掩漫惊觉。高楼倚啸。甚花露犹湿皂帽。豆棚莲沼。得清气多少。功名两蜗角,未损餐霞.....
九日雨止力疾登万石峰四首(其一)
明·王慎中
黄花似解喜人来,作意生香泛酒杯。风雨昨宵真错恼,今朝菊蕊为吹开。
秋夜感怀
宋·朱淑真
满院含秋思,蟾辉映一方。蛩吟喧曲砌,鸟宿傍回塘。木落桐应瘦,宵寒漏正长。安仁闲感慨,徒尔鬓苍苍。
素梅五十八首(其五十)
元末明初·王冕
西湖湖上水如天,狂客长吟夜不眠。骑鹤归来清兴好,梅花无影月娟娟。
寄王秋泉
元末明初·王冕
尺书不寄海天遥,两见春风换柳条。台阁竞瞻官济济,山林谁问鬓萧萧?月明故国人情别,花落江城客思饶。记得旧时携手处,酒酣曾过饮虹桥。
好事近(其一)归有期作
宋·葛立方
几骑汉旌回,喜动满川花木。遥睇清淮古岸,散离愁千斛。烟笼沙嘴定连艘,鹊脚蘸波绿。归话隔年心事,秉夜阑银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