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板
桥
铺
板
桥
铺
外
路
三
叉
,
古
木
疏
篁
映
白
沙
。
行
客
往
来
多
辙
迹
,
荒
村
寥
落
少
人
家
。
树
头
黄
老
千
林
叶
,
天
际
红
消
一
缕
霞
。
白
发
衰
翁
年
八
十
,
下
畦
自
采
木
绵
花
。
写景
地点
树
叶
天空
霞光
抒情
田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板桥铺外的一幅宁静而略带荒凉的乡村景象。首句“板桥铺外路三叉”点明地点,一条道路在板桥铺外分岔,预示着远方的未知与选择。接着“古木疏篁映白沙”一句,通过古木、疏竹和白沙的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苍凉的氛围。“行客往来多辙迹,荒村寥落少人家”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板桥铺外的村落景象,行人的足迹和稀少的人家,透露出村落的荒凉与寂静。接下来,“树头黄老千林叶,天际红消一缕霞”则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观,黄叶满树,夕阳余晖洒在天边,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虽是秋日的萧瑟,却也蕴含着几分诗意。最后,“白发衰翁年八十,下畦自采木绵花”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农夫,在田间劳作的情景。他虽已年过八旬,但依然坚持下地采摘木棉花,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猜您喜欢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题海陵寓舍四首(其一)
宋·贺铸
藜藿荒庭微径通,支撑破屋古池东。暮凉百燕抵突雨,昼静一蝉饕餮风。隐几敢希南郭久,移文方诮北山空。森然槐柳相差地,它日低回忆个中。
过棠梨沟
金·党怀英
地僻人烟少,山深涧谷重。坡陁下长坂,迤逦失诸峰。问俗知怀土,听歌识相舂。几家茅屋外,田亩自衡从。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宋·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癸亥春
宋·张嵲
荒村渺渺不知春,三见篱边物态新。渐习鱼虾解蛮语,自疑元是魏塘人。
滆湖
清末近现代初·缪荃孙
一碧到天际,西南望滆湖。夕阳下高树,秋雪点残芦。水市鱼虾贱,粳田雁鹜呼。惭无王恽手,清景恐难摹。
游王氏郭北山楼
明·宋登春
径草连村合,山楼带郭横。开尊招野客,倚树听流莺。露自花间滴,云从石上生。几回渔篴响,素月岭头明。
春初夜书
宋·寇准
水国淹留岁月空,云山东去阻千重。欲令遥夜春愁薄,须赖黄醅腊酒浓。南浦有潮舂栅锁,西窗无睡怯岩钟。谁家几点畬田火,疑是残星挂远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