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月
到
官
七
月
八
日
始
并
得
家
问
二
琐
琐
尘
泥
迹
,
悠
悠
远
宦
心
。
一
朝
何
喜
甚
,
连
客
得
家
音
。
义
训
通
千
里
,
人
情
贱
万
金
。
斜
阳
复
东
望
,
依
旧
暮
云
深
。
怀乡情感
传情表达
夏季时光
人的感慨
写景抒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宦在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在五月到任后七个月八日终于收到家信时的喜悦之情。诗中通过“琐琐尘泥迹”和“悠悠远宦心”开篇,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一朝何喜甚,连客得家音。”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收到家信时的惊喜之情,仿佛所有的辛苦和孤独都在这一刻得到了慰藉。家信的到来,如同久旱逢甘霖,让诗人感到无比的喜悦和温暖。“义训通千里,人情贱万金。”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家信的价值,无论距离多远,家人的问候都能跨越千山万水,直达心灵深处,比任何物质财富都更为珍贵。这不仅是对亲情的赞美,也是对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颂扬。最后,“斜阳复东望,依旧暮云深。”诗人站在夕阳下,回望东方,虽然家的方向依然被深邃的暮云遮挡,但心中那份对家的思念和期待却更加坚定。这句话以景结情,既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寄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以及在艰难岁月中对亲情的渴望和珍视,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
韦骧
1176首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猜您喜欢
夜起
清·高銮
客榻生寒梦屡惊,披衣起坐度残更。朦朦星月僧窗下,听尽天街走马声。
同周叔隐夜坐
明·吴梦旸
罢酒尚寒色,颓然拥衲衣。洞萧吹雨歇,残烛映江微。道路人将老,乡园梦不违。连朝常少睡,支枕问清晖。
将还家书寄社中
宋·陈宓
萦纡一带本乎漫,碓碓依村自作滩。卷却片帆舟转急,斟残斗酒雨犹寒。从教稚子嗔归晚,祇为良朋得会难。佳景无穷吟不尽,还家携与社中看。
蠡泽旅怀
唐·林滋
谁言行旅日,况复桃花时。水即沧溟远,星从天汉垂。川光独鸟暮,林色落英迟。岂是王程急,偏多游子悲。
夜坐(其一)
宋·沈与求
娟娟微月小窗东,竹里寒声啸夕风。孤客坐来惊岁晚,推愁不去酒杯空。
舟中积雨
清·李九鹏
凄凄怅暝日,郁郁对茂林。泊舟兀无侣,朱夏竟连阴。榜人重解缆,旬日滞烟浔。密雨歇复作,随风暗相侵。不见鱼儿出,遥听哀猿吟。沄沄千叠浪,缘愁若个深。天末时吊影,浪迹难为心。恨.....
宿泛水
明·张以宁
宝应南边宿,逆风舟子劳。空村防鼠窃,不寐听鸡号。月黑平湖白,天低远树高。家山来枕上,夜起首频搔。
秋雨南堂即事
宋·韩维
南堂秋雨清,竹树变愁静。微寒病体苏,燕坐尘事屏。高林飒已落,鸣雁去方永。何以消沉忧,予心在箕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