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抒情
情感
思乡
得酒
醉乡
忘归
励志
哲理
饮酒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对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饮酒》组诗的回应,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饮酒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束缚的无奈。首句“骏足有远步,逸翮无卑飞”以骏马高飞、鸿鹄展翅为喻,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追求高远的理想。接着“羁絷因罗网,惨澹终年悲”描绘了现实中的束缚与压抑,虽有高远之志却难以实现,不禁悲从中来。“得酒且欢喜,醉乡真所依”则流露出诗人借酒消愁的心态,认为在醉酒的幻境中能找到心灵的慰藉。接下来“路稳良易到,时和可忘归”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状态的向往,即在稳定和平的环境中,可以轻松达到心中的目标,不必再为生活奔波。“不复梦周公,甚矣吾其衰”一句,诗人自嘲不再有年轻时的雄心壮志,感叹岁月催人老。最后“惟当饮醇酎,此志慎勿违”表明了诗人即使年老体衰,仍要坚守内心的理想,珍惜每一次能饮酒的时光,不让自己的志向轻易改变。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理想与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对生活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的坚持,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李纲

1653首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猜您喜欢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同旧韵
唐·韦庄
大火收残暑,清光渐惹襟。谢庄千里思,张翰五湖心。暮角迎风急,孤钟向暝沈。露滋三径草,日动四邻砧。簟委班姬扇,蝉悲蔡琰琴。方愁丹桂远,已怯二毛侵。甃石回泉脉,移棋就竹阴。触.....
后醉中放歌五章(其二)
明·胡应麟
君不见阮嗣宗,竹林白眼天朦胧。君不见陶元亮,破帽东篱漉家酿。五斗何如归去来,长啸垆头兴逾王。谢公双屐嵇公琴,明哲胡为异霄壤。步兵臧否吾所师,柴桑三径嗟无资。当时一官不自保.....
古诗十九首(其十七)
明·释函是
别久音问旷,不疑窗外声。蟢子焉足凭,檐鹊长欺人。月圆忽已缺,暑去寒相因。书来不敢看,恐是遗东邻。尝闻有归期,寒风暗自惊。午梦迎中途,生憎黄莺鸣。修阻谁能料,新心知重轻。万.....
秋怀(其三)
明·梁有誉
夕霁凉气发,曲房蔼馀清。金风被兰茝,白露浩已盈。密林谢阳彩,丛薄陨芳荣。迅商无缓调,征鸿怀苦声。物候既易感,神理固难名。汉阴甘灌园,鹿门事躬耕。金张逐丹毂,王贡彯华缨。由.....
项亭
唐·汪遵
不修仁德合文明,天道如何拟力争。隔岸故乡归不得,十年空负拔山名。
贺新郎·病中有感
明末清初·吴伟业
万事催华发。论龚生、天年竟夭,高名难没。吾病难将医药治,耿耿胸中热血。待洒向、西风残月。剖却心肝今置地,问华佗、解我肠千结。追往恨,倍凄咽。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沈吟不.....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宋·严羽
日近觚棱,秋渐满、蓬莱双阙。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把酒送君天上去,琼琚玉佩鹓鸿列。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不洒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