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邓
二
寄
之
鄱
阳
春
郊
雨
过
绿
杨
齐
,
客
路
流
莺
万
树
啼
。
行
到
南
阳
瞻
岘
首
,
故
园
只
在
数
峰
西
。
写景
春天
送别
地点
鄱阳
思乡
山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过后郊外的景色,以及旅途中所见所感,充满了淡淡的乡愁与对故土的思念。首句“春郊雨过绿杨齐”,以清新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春雨过后,绿杨成行的画面,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宁静。接着,“客路流莺万树啼”一句,通过描写旅途中黄莺的啼鸣,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黄莺的啼声与绿杨的静美形成对比,更显出诗人内心的思绪万千。“行到南阳瞻岘首”,诗人继续前行,到达南阳,特地瞻仰了岘首山。岘首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故乡或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寄托。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行程,也透露出他对故乡的深深怀念。最后一句“故园只在数峰西”,将诗人的思绪拉回现实,表达了虽然身在异乡,但心中始终牵挂着故乡,故乡仿佛就在不远处,只隔着几座山峰。这句话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富有感染力。
张九一
27首
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授黄梅知县,擢吏部验封主事。为湖广佥事时,景王赴封地,过岳阳。宦官向地方需索巨款,佯许之,约至蕲黄付款。夜使数百人举火大噪于河边。宦官大惧,解舟去。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嘉靖中结诗社于京师,与余曰德、魏裳、汪道昆、张佳胤称后五子。有《绿波楼诗集》、《朔方奏议》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送郑端公
唐·方干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骢马将离江浦月,绣衣却照禁中花。应怜寂寞沧洲客,烟汉尘泥相去赊。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