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
兴
(
其
三
)
冬
春
如
过
隙
,
秋
老
尚
羁
栖
。
久
暂
吾
何
择
,
荣
枯
理
亦
齐
。
裹
粮
师
白
石
,
行
药
想
丹
梯
。
日
话
黄
冠
侣
,
三
茅
近
弗
迷
。
四季
时间
哲理
思考
山水田园
抒情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陈鹏年的《漫兴(其三)》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首句“冬春如过隙”形象地比喻岁月匆匆,仿佛冬去春来转瞬即逝;“秋老尚羁栖”则表达了诗人即使秋季已深,仍然在外漂泊,未能安居。接下来,“久暂吾何择”流露出诗人对于长久或短暂生活并无执着,认为荣华与衰败皆是自然之理,体现了豁达的人生态度。“裹粮师白石,行药想丹梯”两句,通过描绘修炼者的隐逸生活,暗示诗人可能在寻求内心的宁静与长生之道,白石和丹梯象征着修道者的修行之路。“日话黄冠侣,三茅近弗迷”则写诗人每日与身着黄色道袍的朋友交谈,沉浸在道教思想中,甚至在接近道教圣地三茅山时也不再迷失方向,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文化的亲近和追求。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较强,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的淡然与超脱。
猜您喜欢
渔父辞(其五)
宋末元初·毛直方
本无租赋本无田,不知历日不知年。谁信渔家小船上,犹是无怀并葛天。
水调歌头(其一)赠隐者
明末清初·尤侗
左手招明月,右手引清流。遂弃人间俗事、长伴赤松游。春与猿兮吟啸,秋与鹤兮飞舞,八百岁春秋。夜授南柯守,朝拜酒泉侯。携玉杖,吹铁笛,酌金瓯。醉乡高卧、掉头那问帝王州。自谓羲.....
次韵答朱侯招游海山
宋末元初·戴表元
江南春草黄,江北秋雁飞。穷居念还往,故物悉已非。我有青云交,山林可同归。十年学抚琴,对客辄累欷。岂不愿和悦,调苦心易为。青天无古今,白日相因依。向来炎炎人,所得一何微。成.....
赵湖州东园杂咏和人韵·宾日
宋·陈文蔚
著眼高时四海空,何须服日脸霞红。清朝坐对升旸谷,万里云烟在古风。
坐客有谈狄鱼眼眶之美者感叹而作
宋·陆游
黄雀头颅羞五鼎,狄鱼眼眶参隽永。两螯何罪蟹丧躯,一脔可怜牛断领。霜刀斫脍几许痛,公子方誇醉魂醒。物生怖死与我均,砧几流丹只俄顷。哀哉堂堂七尺身,正坐舌端成业境。豪华只可誇.....
同易道人过霈上人山居(其一)
明·黎民表
支公禅观处,密义许相酬。白黑虽殊致,玄无本一流。经翻疏树下,茗宴曲池幽。为问浮生里,何人得此游。
墨庄十有为庐陵高半穷神道人题
明·张天赋
寂寂无声太古弦,先天冥会坐端然。光风霁月从烹炼,春蚓秋蛇共蜿蜒。生意两间归范冶,广寒平地见婵娟。清泉白石堪脩禊,笔砚终身结好缘。
庐山杂咏·天池
宋·陈文蔚
朝登天池峰,暮酌天池水。一枕僧榻清,钟磬半空里。平生此名山,籍籍满吾耳。乘兴作远游,杖策自不已。行行到绝顶,尘世知隔几。云烟出其下,渺视犹万里。山川与人物,往往尽蒙被。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