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日
村
居
衰
年
卜
宅
喜
山
村
,
俗
事
经
年
不
到
门
。
疏
雨
与
秋
添
索
莫
,
远
烟
因
晦
学
黄
昏
。
倚
松
野
叟
清
于
鹤
,
偷
果
溪
童
捷
似
猿
。
莫
笑
吾
庐
太
孤
癖
,
尘
嚣
终
胜
市
朝
喧
。
秋景
写山
抒情
怀古
田园
写雨
写人
赏析
这首《秋日村居》由元代诗人张养浩所作,描绘了诗人晚年在山村卜宅后的宁静生活。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山村的自然景色和淳朴民风,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深深喜爱。首句“衰年卜宅喜山村”,开篇即点明诗人已至暮年,在山村里找到了理想的居所,内心充满了喜悦。接着“俗事经年不到门”一句,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纷扰,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疏雨与秋添索莫,远烟因晦学黄昏”两句,通过描写秋雨稀疏、远烟朦胧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倚松野叟清于鹤,偷果溪童捷似猿”描绘了山村中的自然与人情之美。老翁倚松而坐,其心境之清静犹如仙鹤;孩童在溪边偷摘果实,动作敏捷,如同灵猴。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山村生活的和谐与乐趣。最后,“莫笑吾庐太孤癖,尘嚣终胜市朝喧”表达了诗人对山村生活的独到见解。他并不认为自己的居所过于孤僻,反而认为远离尘嚣的山村生活比都市的喧闹更加令人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张养浩
100首
汉族,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猜您喜欢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