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怀
穿
抒情
友情
写景
田园
怀古
写心
感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张养浩在郊外隐居的生活状态,以及与友人许敬臣廉使相遇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野处欲忘世,况乃平昔友”,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渴望与世隔绝的心境,同时也点出了他与友人的深厚情谊。接着,“寥寥数亩园,甘此养衰朽”描绘了诗人简朴而宁静的生活环境,以及他甘于平凡、享受自然的心态。“兹晨君见过,童稚骇而走”描述了友人来访时的场景,孩子们因突然的访客而感到惊慌,增添了生活气息。随后,“牙纛明郊原,骑从隘岩薮”通过壮观的迎宾场面,展现了友人来访的隆重与热烈。“辉光生泉石,意气排户牖”则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友人到来后,整个环境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以及彼此间交流时的畅快心情。接下来,“握手论夙心,相看各白首”表现了两人多年未见,重逢时的感慨与深情。“亹亹及经术,眷眷接杯酒”体现了两人在交谈中不仅分享了生活的点滴,还探讨了学问,体现了深厚的学识交流。接着,“嘉我高尚怀,一卧七年久”是对友人赞赏之情的表达,同时透露出诗人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满足与自豪。“自言微亲老,亦欲谢纷纠”表明友人也表达了想要脱离世俗纷扰、追求平静生活的愿望。“从仕非不佳,其奈多掣肘”则反映了友人在官场中的无奈与束缚感。“所以明哲人,往往去之陡”是诗人对友人选择隐退的理解与认同,同时也流露出对明智之士勇于追求内心自由的赞美。“此言公近谀,彼节余何有?”则是诗人对友人言语的反思,既表达了对友人真挚情感的认可,也暗示了自己对人生选择的独立思考。最后,“期野老俱,孰敢达者偶”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过着隐居生活的心愿,但又意识到这种理想可能难以实现。“渺渺烟林合,浩浩风隧吼”描绘了离别时的景象,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不舍。“涓涓水穿竹,忽忽日低柳”则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宁静。“出门俱黯然,人影乱田亩”则以淡淡的哀愁收尾,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与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

张养浩

100首
汉族,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