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
写景
抒情
情感
闺怨
写鸟
写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闺阁生活场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活气息。首句“午梦初回亸髻螺”,以“亸”字形象地描绘了女子梦醒后发髻略显散乱的状态,生动地展现了午后的慵懒与梦境的轻盈。接着,“日移花影半窗过”一句,通过日光与花影的变化,巧妙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动态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唤茶声细穿朱幌”中,“细”字不仅描绘了唤茶时声音的轻微,也暗示了女子动作的优雅与内心的宁静。“穿朱幌”则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展现了女子在室内活动的情景,朱幌的色彩与唤茶声的细微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隔竹音传度碧罗”进一步深化了空间感与听觉体验,竹林中的对话声透过碧绿的窗帘传来,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与想象的世界。这一句不仅展现了环境的幽静,也暗示了人物之间微妙的情感交流。“婴武学呼差仿佛,燕莺娇啭比柔和”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女子的声音与婴啼、鸟鸣进行比较,既突出了女子声音的柔和与甜美,又赋予了其独特的韵味和情感深度。这里不仅描绘了声音的美妙,更通过声音传达了情感的细腻与丰富。最后,“嗔他小婢迟迟应,微敛双眉蹙翠蛾”一句,通过女子对小婢的嗔怪,展现了人物性格的可爱一面,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娇羞与期待。这一细节的描写,使得整个场景更加鲜活,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午后的日常生活片段,从梦境的回转到日常的琐事,再到情感的微妙变化,每一句都充满了生活的诗意与情感的深度。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