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咏物
写山
抒情
地点
赞美
峨眉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心境和感受。开篇“茶兴复诗心,一瓯还一吟”表达了诗人在品茶的过程中,茶香引发了他内心的诗意,仿佛每一口茶都能激发出一个吟咏的旋律。这不仅是对茶的欣赏,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接着“压春甘蔗冷,喧雨荔枝深”则描绘了自然景象。甘蔗(甜菜)在春天生长,而这里说它“冷”,可能是因为在雨中显得格外清新;而“喧雨荔枝深”则是对一种环境的细腻刻画,仿佛可以听到雨声中的每一个细节,荔枝(菠萝)生长在这样的氛围中显得尤为深邃。“骤去无遗恨,幽栖已遍寻”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回忆和现实生活的一种释然。尽管过去有许多急促离别,但现在的心境已经没有遗留的忧伤;而“幽栖”指的是隐居或深居,这里说“已遍寻”,可能是指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安宁,已经无所不至。最后两句“峨眉不可到,高处望千岑”则是一种超脱与向往。峨眉山为中国著名的山峰之一,这里说“不可到”,可能是因为它的高大或者诗人自己的局限,但这种说法又带有一种渴望和神秘感;而“高处望千岑”则表达了诗人在高处眺望,心向往着那些遥远的山峰,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也是对大自然无尽的赞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位诗人对于生活、自然与心灵世界的深刻体验。

薛能

320首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猜您喜欢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