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月
梅
雨
才
见
迎
梅
又
送
梅
,
榴
花
五
月
雨
中
开
。
江
南
芒
种
田
家
候
,
白
下
端
阳
客
子
杯
。
古
壁
腥
延
蜗
角
上
,
空
阶
青
引
石
衣
来
。
离
肠
何
苦
淹
淹
滴
,
用
愧
当
年
济
旱
才
。
写景
夏天
抒情
怀旧
写雨
咏物
梅花
情感
思乡
赞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五月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活动,充满了季节变换的韵律和生活的细腻情感。首联“才见迎梅又送梅,榴花五月雨中开”以“迎梅”与“送梅”巧妙地串联起一年四季的更替,梅树的生长与凋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五月的雨中,石榴花竞相绽放,展现出夏日的生机与活力。这两句通过对比与细节描写,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春去夏来的画面。颔联“江南芒种田家候,白下端阳客子杯”则将视角转向了农事与节日。芒种时节,江南的农民正忙碌于田间,准备播种或收割,体现了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端午节的庆祝活动也在城市中展开,无论是传统的龙舟竞渡还是家人团聚共享美食,都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这两句通过对比江南农村与城市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不同地域文化特色与生活节奏。颈联“古壁腥延蜗角上,空阶青引石衣来”转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景象。古旧的墙壁上,蜗牛缓缓爬行,留下痕迹;空旷的台阶上,青苔蔓延,仿佛自然界的生灵在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了自然界中的微小变化,赋予了时间以生命感。尾联“离肠何苦淹淹滴,用愧当年济旱才”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行为的反思与自责。面对离别与分别,内心充满了痛苦与不舍,但同时也意识到自己未能在过去的困难时期发挥应有的作用,感到深深的遗憾与愧疚。这一联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相结合,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对过往经历的深刻反思。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季节变迁图,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猜您喜欢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