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抒情
怀古送别
赞美
表达
离别之情
物候时节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适所作的《蓝宪遣人往吴门移洛花未至而去》(其一)。诗中描绘了洛阳与吴门之间的花事交流,以及世事变迁中的无奈与感慨。首句“雒京隔绝花难得”,点明洛阳之花难以得见,表达了对洛阳花的向往之情。接着,“茂苑移将信已通”一句,转而描述了从吴门移来的花已经成功送达,传递出一种喜悦与满足感。然而,接下来的两句“世事好乖犹献鹄,雕栏不用怨东风”,则揭示了世事多变、计划难遂的现实。诗人以“献鹄”比喻献上珍贵之物,即使如此,也难免遭遇不测;“雕栏不用怨东风”,则是对无法阻止自然规律的无奈感叹,暗示了即使精心安排,也难以避免某些不可抗力的影响。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花的转移与世事的变迁,反映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难以长久保持的感慨,以及在面对命运无常时的无奈与接受。诗中寓含深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和情感的细腻表达。

洪适

934首
诗人、词人。初名造,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