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
冠
子
·
灯
市
,
用
蒋
竹
山
韵
饧
箫
吹
也
。
秣
陵
风
景
难
画
。
银
花
相
望
,
一
城
如
昼
,
閒
却
秦
淮
,
冷
丸
飞
射
。
护
春
帘
早
挂
。
眉
妩
暗
垂
罗
袖
,
紫
姑
迎
夜
。
上
元
时
多
少
旧
曲
,
留
与
踏
歌
人
耍
。
细
腰
鼓
学
花
奴
打
。
散
落
梅
千
点
,
一
任
东
风
借
。
烛
残
堆
灺
。
问
翠
馆
几
处
,
倚
香
题
帕
。
短
墙
青
粉
砑
。
六
院
往
时
佳
丽
,
祇
馀
情
话
。
怕
欢
游
生
感
,
綵
珠
休
照
,
旧
勾
栏
下
。
写景
节日
元宵节
城市
怀旧
怀古
抒情
春景
咏物
灯市
赏析
这首清代词作《女冠子·灯市,用蒋竹山韵》由李符所作,描绘了南京元宵节灯市的繁华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词中通过“饧箫吹也”和“银花相望”的描绘,展现了热闹的节日氛围,如同白昼般明亮。词人提及“秦淮”和“冷丸飞射”,暗示烟花的绚丽与夜晚的寒冷对比,增添了节日的动态感。“护春帘早挂”则透露出人们对于春天的期待和对节日的珍视。接下来,“眉妩暗垂罗袖”和“紫姑迎夜”描绘了女子们在灯市中的娇媚姿态,以及传统习俗中的紫姑神像迎接夜晚的到来。词中还提到“上元时多少旧曲”,表达了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以及“细腰鼓学花奴打”的欢快场面。然而,词意转向感伤,“散落梅千点”象征着繁华落尽,东风带来的不仅是春风,也是岁月的流转。词人问及翠馆中还有多少旧日的记忆,那些曾经倚香题帕的女子,如今只剩下回忆。“短墙青粉砑”描绘了昔日宫苑的衰败,只剩下了墙头的青粉痕迹。最后,词以“怕欢游生感,綵珠休照,旧勾栏下”收尾,流露出对过去繁华不再的感慨,提醒人们不要轻易触碰那些引发伤感的旧日记忆。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情感丰富,既有节日欢庆又有历史沧桑感的词作。
猜您喜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又咏蜀都城上芙蓉花
唐·张立
去年今日到城都,城上芙蓉锦绣舒。今日重来旧游处,此花憔悴不如初。
长安春望二首(其二)
明·张元凯
幽燕今是汉西京,宫阙参差入太清。紫禁铜龙閒夕照,绿杨缇骑散春明。繁花总异人间色,众乐能传天上声。盛世有谣同击壤,可知无筑和荆卿。
芍药诗(其三)
宋·王禹偁
满院匀开似赤城,帝乡齐点上元灯。感伤纶阁多情客,珍重维扬好事僧。酌处酒杯深蘸甲,折来花朵细含棱。老郎为郡辜朝寄,除却吟诗百不能。
秋日集汝申使君喜雨作时潘生对奕久之
明·胡应麟
淅沥寒声绕画墙,高梧飞叶半银床。珠帘乍卷三秋色,玉局徐生五夜凉。南国蕙兰应被野,西郊禾黍渐登场。酣歌不是耽行乐,二顷城头有汶阳。
十二时·偶忆
清·陈维崧
绵濛二月如酥雨,做出销魂天气。更独客、冷清清地。拚只向、红篝倚。灯灺香焦,天寒酒醒,往事难提起。想那日、元夜迷藏,禊日秋千,人在绿杨丝里。更当初、戟门嬉戏。一部烟花轶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