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怀古问事
自然景观
鸟鸣离别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陈昂的《愁坐》描绘了诗人在静坐中所感受到的愁绪。首句“兀坐愁何事”直接点出诗人内心的困惑与愁苦,不知为何而愁。接下来的“方方八节滩”则借景抒情,通过描绘八个连续的滩头,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险恶和孤独,仿佛他的愁绪也被这滩头的险阻所包围。“孤村浮水上”进一步强化了孤独感,将村庄置于水面上,如同漂泊不定,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紧接着,“一雁叫江干”以孤独的大雁叫声衬托出诗人内心的落寞,雁鸣声更显得寂静江边的凄凉。后两句“谁挂仰天瓦,空扳下坂丸”运用了象征手法,可能是指天空中的瓦片无人挂起,暗喻世事无常,而自己空自用力也无法改变现状,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无奈和无力感。最后,“邻家来冀北,翘首问长安”以邻居远道而来询问京城(长安)的消息,展现了诗人对外界动态的关注,也反映出他对远方的期待和对现实生活的忧虑。整体来看,《愁坐》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象征性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愁绪和对未知命运的思考。

猜您喜欢

四月八日素庵兄旦
明·张天赋
病卧思兄白昼眠,俄惊华旦寿开筵。尼珠已兆三千界,南极将看七十年。红树枝头天缀锦,白云寨里地行仙。绿云五桂含秋色,坐看桑田几变迁。
度仙桥
明·梁必强
羽化应无足,乘鸾事已非。银河须鹊驾,乔舄傍乌飞。赤石平如砥,丹梯稳似矶。凭虚升宝殿,幻境去忘归。
题子温侄舫斋
宋·张扩
江湖著身鸥作邻,平生踏浪不踏尘。晚从阛阓寄行李,旋饰舫斋聊写真。夜阑阙月云头涌,风月填窗不成梦。团栾十口似浮家,颠倒一生如破冢。君看世事风打头,奔涛溅浪何时休。不如问钱多.....
和太原张相公山亭怀古
唐·高铢
斗石类岩巘,飞流泻潺湲。远壑檐宇际,孤峦雉堞间。何必到海岳,境幽机自闲。兹焉得高趣,高步谢东山。
开元寺
明末清初·彭孙贻
偶过从花氏,閒心礼梵天。军持瓦官月,香积芋魁烟。一磬声闻里,千山歇脚前。机锋在瓦砾,破壁可参禅。
咏怀(其五十七)
魏晋·阮籍
北临乾昧溪,西行游少任。遥顾望天津,骀荡乐我心。绮靡存亡门,一游不再寻。傥遇晨风鸟,飞驾出南林。漭瀁瑶光中,忽忽肆荒淫。休息晏清都,超世又谁禁。
太平楼次欧公韵
明·朴淳
来游万里魂应断,独倚青冥思更赊。天阔楚乡飞客梦,路穷蓬海驻仙查。山连睥睨云长瞑,春半池塘草欲花。帘外夕阳看渐没,消愁惟有醉流霞。
柯凤孙上元留王静庵夜话诗稿为王复庐题(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陈宝琛
人间何世复何言,相视麻鞋剩泪痕。裂帛一湾澄碧水,投诗还酹独清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