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湿
怀
写景
情感
怀古
悼亡
秋节
离别
送别
隐约的咏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深邃的画面,充满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憧憬。诗人以“冷吟”开篇,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忧郁,随后引入梅花之梦,将现实与梦境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而又哀婉的氛围。“悽悽雁声催晓”,雁阵南飞,晨光初现,雁鸣声中蕴含着季节的更替与时间的流逝,引发了诗人对岁月无情的感慨。接下来,“湿重帆迟,波凝岸寂”,描绘了船只在风雨中的缓慢前行,波涛与寂静的岸边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寂寞的情绪。“碎泻银河多少”,诗人将银河的流水比喻为泪水,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悲痛与无奈。接着,“天涯缥缈,正沙尾风回,柁牙云绕”,描绘了远方的景象,风回舵转,云绕船头,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隐含了人生旅途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剩得琼箫,艳词难付小红了”,诗人回忆起往日的美好时光,通过“琼箫”和“艳词”来寄托情感,但这些美好的记忆似乎难以传达给他人,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与孤独感。“长桥旧游在否?两三株断柳,曾倚孤棹”,诗人询问着过去的回忆是否还在,断柳与孤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孤独,引发人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病枕支愁,征衣浣泪,谁信如今怀抱”,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困惑,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挣扎。最后,“江湖岁杪,羡画里闲身,一蓑归早”,诗人羡慕画中人能够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渴望早日摆脱世俗的束缚,回归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整个画面在结尾处显得更加空灵与超脱,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既有对过往的深情回忆,也有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作品。

项鸿祚

221首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意生言,言成声,声分调,亦犹春庚秋蟋,气至则鸣,不自知其然也。”(《忆云词甲稿自序》)他自己曾说:“幼有愁癖”,从他的写作实践看,他多写伤心之词,愁苦之音。如“黄叶声多,红尘梦断,中有檀栾径。空明积水,诗愁浩荡千顷”(《湘月》)、“更更更鼓凄凉,翠绡弹泪千行。并作一江春水,几时流到钱塘”(〔清平乐〕《元夜》),可见一斑。他的词出入于五代、两宋之间,在浙派、常州派之外,自具清真哀艳、婉转幽深的特色,与纳兰性德、蒋春霖的词风较近。谭献《箧中词》评为“荡气回肠,一波三折”,“幽艳哀断”。缺点在于题材狭窄,且囿于言愁说恨,风格不够多样。朱孝臧《彊村语业》评:“无益事,能遣有涯生。自是伤心成结习,不辞累德为闲情,兹意了生平”。在很大程度上说出了项词的创作特点和局限所在。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