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答
张
伯
淇
白
发
催
迟
暮
,
高
峰
伴
寂
寥
。
十
年
成
底
事
,
一
别
又
今
朝
。
但
可
花
经
眼
,
何
当
米
折
腰
。
子
山
词
赋
好
,
遗
恨
向
谁
销
。
怀旧
情感
惜时
离别
思乡
自然景物
秋意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庾楼所作的《次答张伯淇》。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年华老去、孤独寂寞的境遇,以及与友人分别后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首联“白发催迟暮,高峰伴寂寥”以白发和高峰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陪伴,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孤独的感慨。颔联“十年成底事,一别又今朝”则通过对比十年的时光和一次离别,强调了时间的短暂和离别的痛苦,流露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颈联“但可花经眼,何当米折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他似乎在说,即使生活再艰难,也要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而不会为了生计而放弃自己的尊严和原则。尾联“子山词赋好,遗恨向谁销”则是对友人的赞美和对共同经历的美好回忆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对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以及对如何排解这种遗憾的困惑。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情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庾楼
7首
明唐王隆武元年(一六四五)举人。明亡,隐居授徒。著有《敦行堂集》、《西湖志》。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三有传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秋夜怀云崖禅友
清·释敬安
云外佳期才一晤,人间小别又三秋。谁知夜静溪声里,明月怀君独倚楼。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临江仙·除夕狱中寄忆
明末清初·龚鼎孳
不记今为何夕,隔墙钟鼓催春。逞风花草太无因。笼香深病色,罢酒得愁身。料是红闺初掩,清眸不耐罗巾。长斋甘伴鹔鹴贫,忍将双鬓事,轻报可怜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