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节日
秋节
写景
抒情
友情
菊花
励志
写山

赏析

这首清代袁景辂的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登高赏菊、聚会饮酒的文人雅趣画面。首联“雁过白云冷,木落遥山碧”以雁过和木落的自然景象渲染出秋日的清凉与宁静,山色也因此显得更加碧绿。接着,“游筇懒不携,良友近可即”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即使无需远行,身边的好友也足以带来欢乐。“平地当登高,少长集吟室”倡导了登高望远的文人情怀,众人聚集一堂,共同吟诗作乐。“有酒期共饮,欢焉布瑶席”则描绘了宴饮的热烈气氛,大家无拘无束,尽情享受相聚的时光。诗人强调了志同道合的重要性,虽然人们的性格和喜好各异,“襟情未必同,臭味自不隔”,但真正的朋友能互相理解和欣赏。接下来,诗人借古人之例,批评现代社会表面交往的现象,提倡真诚相待,相互学习,如同攻玉借他山之石,引针依赖磁石的力量。最后,诗人感叹时光匆匆,日暮西山,但座中人的欢颜犹在,聚会虽短暂,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期待未来的相聚。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人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寓含了对社会人际关系的深沉思考。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