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雁
汊
峰
东
林
寺
雁
汊
泊
船
去
,
岸
头
閒
访
僧
。
故
人
留
少
驻
,
俗
子
见
何
曾
。
佛
屋
擎
天
柱
,
心
光
续
命
灯
。
任
渠
狂
到
死
,
吾
老
慢
腾
腾
。
写景抒情
地点山水
禅意抒情
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景象,诗人在描述自己游览雁汊峰东林寺的情景。开篇“雁汊泊船去”,设定了行进中的动态画面,随后“岸头閒访僧”则是停留下来,与寺中僧侣闲聊的温馨情境。接着,“故人留少驻,俗子见何曾”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友人的思念,以及与世俗之人难以深交的感慨。这里的“故人”和“俗子”,分别代表了心灵上的亲密与疏离。“佛屋擎天柱,心光续命灯”这两句则是对寺院建筑及其宗教象征的赞美。佛堂如同撑持天空的大柱,而内心之光犹如延续生命之灯,不仅描绘了佛堂的庄严,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怀。最后,“任渠狂到死,吾老慢腾腾”则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尽管外界可能有种种狂乱,但诗人自己选择了淡泊名利,安享晚年,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面对生命的终点。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宗教场所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悟,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刘过
449首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明毛晋汲古阁《龙洲道人诗集》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猜您喜欢
夜月如昼与仲退坐松巢煮茶
宋·徐瑞
河淡星欲无,碧展天一幅。天孙分锦章,荐此半规玉。明入千家窗,此兴几人足。慷慨商声歌,主客俱不俗。泠泠古松根,枯樵煮寒瀑。清啸拍阑干,悲猿挂高木。
和友人戏赠二首(其一)
唐·李商隐
东望花楼会不同,西来双燕信休通。仙人掌冷三霄露,玉女窗虚五夜风。翠袖自随回雪转,烛房寻类外庭空。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
郭圣与黄希声问候
宋·陈起
山有灵芽可点金,名医未遇若为寻。药房掩昼情多感,竹榻逢秋老不禁。座上遍将唐帖揭,架中闲取晋诗吟。病怀得此相料理,更接兰交问讯音。
荅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
唐·李白
一身自潇洒,万物何嚣諠。拙薄谢明时,栖闲归故园。二季过旧壑,四邻驰华轩。衣剑照松宇,宾徒光石门。山童荐珍果,野老开芳樽。上陈樵渔事,下叙农圃言。昨来荷花满,今见兰苕繁。一.....
九日社醉次陈克威韵
明·区越
人到开怀易放歌,社翁此醉客频过。残棋未落商山皓,丽句先惊水部何。乡曲论文耆旧少,橘林将实雪霜多。白头潇散风尘外,月旦从将水镜磨。
夏日閒居
明·谢晋
未老先疏懒,间眠爱竹阴。石边床几净,风外芰荷深。嗜酒从家寠,攻诗带病吟。幽居邻古寺,长日有僧寻。
藤桥惜别(其三)
明·钟芳
云林气象异红尘,笑谑相忘意味真。不为松楸遂归愿,醉乡长作未醒人。
赠薛君采二首(其二)
明·何景明
尔梦仙人海上行,蓬莱清浅不胜情。金门再见东方朔,笑指蟠桃花更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