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
萨
蛮
·
秋
夜
用
朱
淑
真
韵
纱
窗
几
阵
尖
风
冷
。
屏
山
扶
上
孤
灯
影
。
梦
短
觉
宵
长
。
金
炉
袅
细
香
。
凄
凉
人
忆
旧
。
病
怯
腰
肢
瘦
。
月
印
小
阑
干
。
雁
声
云
外
寒
。
秋日抒情
怀旧思乡
闺怨
写风
季节性离愁
赏析
这首《菩萨蛮·秋夜用朱淑真韵》由清代诗人曹景芝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凄凉的画面,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笔触。首句“纱窗几阵尖风冷”,以“尖风”点明秋夜的寒意,通过“纱窗”这一细节,营造出一种轻柔而脆弱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敏感与孤独。接下来,“屏山扶上孤灯影”,将视觉与情感巧妙结合,屏风遮挡下的孤灯,不仅照亮了四周,也映照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这里,“孤灯影”三字,既描绘了物理上的景象,又象征了心灵深处的孤独感。“梦短觉宵长”一句,直接揭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短暂的梦境与漫长的夜晚形成对比,反映了主人公在现实中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留恋。接着,“金炉袅细香”描绘了一种静谧而温馨的场景,香烟袅袅,似乎在为这寒冷的秋夜带来一丝温暖,但这种温暖是表面的,难以驱散内心的寒冷。“凄凉人忆旧”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的回忆与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与哀伤。这里的“凄凉”不仅是环境的描写,更是情感的流露,反映出主人公内心的悲凉与失落。“病怯腰肢瘦”则进一步展现了主人公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病态的身体与瘦弱的腰肢,不仅体现了身体的虚弱,也暗示了精神的疲惫与压抑。这种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折磨,更加深了读者对主人公命运的同情与理解。最后,“月印小阑干,雁声云外寒”两句,将画面推向了更广阔的天地。月光洒在小栏杆上,显得格外清冷,而远处传来的大雁叫声,更是增添了秋夜的寂寥与凄美。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象征了主人公的心境,仿佛在遥远的天际,有一份难以触及的温暖与希望,却又被云层隔绝,难以真正感受到。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秋夜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幅充满情感与意境的画面,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为之动容。
猜您喜欢
写情四首(其一)
明·陶安
海船如山风力轻,十朝难得一朝行。少妇颦眉两相语,几时到得豫章城。
捣练子(其一)
唐·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解连环·暮春
清末近现代初·叶璧华
冷风凄雨。酿离怀万种,困人如许。黝梨云、深掩重门,看碧愁红僝,韶光依稀谁主。记一枕、游仙曾驻。叹天风缥渺,碎佩零环,春与归去。恹恹绮窗日暮。爱低垂翠幕,香麝微贮。叹绿阴、.....
丹枫
清·傅显
秋林无别树,夹道绣丹枫。日暝前溪水,霜酣昨夜风。归鸦迷故绿,过客拾残红。正好停车看,春华未许同。
秋夜
宋·贾蓬莱
幽兰露华重,罗幌凉风动。木匣掩香纨,绣衾谁与共。萤影度疏帘,兽炉寥寥烟。银缸芳焰灭,自脱翠花钿。
菩萨蛮·晚沐,和韵
清·吴森札
晚风乍起新凉入。捲帘慵向妆台立。日影下西厢。小池菡萏香。解囊轻贴地。兰沐香萦臂。莫便弃残膏。还将润玉搔。
永遇乐·秋夜
清·徐灿
团扇才收,凉风俄透,粉红零剪。霞卷冰绡,一天寒碧,只有愁相见。惯愁双黛,也须耐得,多少雨嗟云倦。路茫茫、东篱在何处,罗袜棱棱寻遍。回头曾念,几番尘梦,目断还教肠断。叶砌层.....
南歌子·慰闺人病起
清·薛琼
雀舌难消渴,虾须不闭寒。落花风起更尖酸。薄薄罗杉休傍、小阑干。煮药忘寒食,薰香犯禁烟。乍晴门巷卖饧天。检点精神同步、看秋千。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