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
芳
讯
·
瓜
洲
夜
渡
大
江
暮
。
渐
远
寺
沈
钟
,
津
亭
换
鼓
。
趁
荒
荒
残
月
,
斜
帆
夜
深
渡
。
懵
腾
梦
在
寒
潮
里
,
浪
齧
船
唇
语
。
信
西
风
、
棹
入
菰
芦
,
缆
维
霜
树
。
回
首
竹
西
路
。
剩
鸦
宿
孤
村
,
雁
惊
遥
戍
。
星
火
微
茫
,
晓
色
乱
瓜
步
。
数
声
渔
笛
吹
秋
起
,
往
事
空
烟
浦
。
正
无
聊
,
篷
背
潇
潇
细
雨
。
写景
离别
抒情
手法
拟人
情景
赏析
这首《探芳讯·瓜洲夜渡》是清代词人蒋春霖的作品,描绘了夜晚在瓜洲渡口的景象。词的上片通过“大江暮”、“寺沈钟”、“津亭换鼓”等意象,展现出江边寺庙钟声沉寂、渡口更鼓交替的宁静与夜晚的降临。词人乘着“斜帆夜深渡”,在朦胧的月色和寒冷的潮水中航行,梦境与现实交融,船只仿佛在与浪花对话。下片转向对周围环境的描绘,“回首竹西路”写词人回望来路,只见孤村鸦栖、雁阵惊飞,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远处星火微弱,瓜步晓色迷茫,渔笛声在秋夜中响起,勾起了词人的回忆,那些往事如烟消散在水边。最后,词人在篷背感受到潇潇细雨,更添了几分孤独与落寞。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瓜洲夜渡的景象,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词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怀旧之情。
蒋春霖
260首
蒋春霖(1818~1868)晚清词人。字鹿潭,江苏江阴人,寄籍大兴。咸丰中曾官至两淮盐大使,遭罢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杀(一说仰药死)。早年工诗,中年毁诗而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之称,所作《水云楼词》以身遭咸丰年间兵事(太平天国运动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特多感伤之音,有”词史“之称。诗作传世仅数十首,称《水云楼烬余稿》。后居扬州。咸丰中曾官两淮盐大使,遭罢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杀(一说仰药死)。早年工诗,中年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之称,所作《水云楼词》以身遭咸丰间兵事,特多感伤之音,诗作传世仅数十首,称《水云楼賸稿》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两同心(其二)
宋·柳永
伫立东风,断魂南国。花光媚、春醉琼楼,蟾彩迥、夜游香陌。忆当时、酒恋花迷,役损词客。别有眼长腰搦。痛怜深惜。鸳会阻、夕雨凄飞,锦书断、暮云凝碧。想别来,好景良时,也应相忆.....
宴交代权赣州孙提刑致语口号(其一)
宋·文天祥
麾节东南会一堂,兰亭昨日记流觞。六丝星度银潢影,五綵春浮玉翠香。院柳旧云怀燕语,野华新雨挹虹光。凤池对秉他年事,伫看天街接佩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