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竹
阁
臣
师
鹿
苑
西
湖
上
,
乌
台
北
斗
旁
。
尘
沙
空
自
老
,
云
外
定
相
望
。
林
麓
馀
秋
色
,
郊
原
半
夕
阳
。
惟
应
阁
前
竹
,
凛
凛
带
新
霜
。
写景
山水
秋天
咏物
抒情
思念
林物
竹
节气
寒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鹿苑西湖与乌台北斗旁的自然景观,以及对竹阁臣师的思念之情。首联“鹿苑西湖上,乌台北斗旁”以对仗的形式,将两个地点并置,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鹿苑与西湖的宁静与乌台与北斗的辽远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广阔而深沉。颔联“尘沙空自老,云外定相望”则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尘世的沧桑与岁月的流逝仿佛在诗人眼中化为无形,而对友人的思念却如同云层之外的明灯,始终照亮着彼此的心灵之路。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颈联“林麓馀秋色,郊原半夕阳”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秋色渐浓的景象。林间的山麓还残留着秋天的颜色,郊野的原野则被半抹夕阳染成了金黄。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也隐含了时光流转、季节更迭的哲理,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尾联“惟应阁前竹,凛凛带新霜”将视线聚焦于竹阁前的一片竹林,竹子在新霜的覆盖下显得更加坚韧挺拔。这一句既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是对竹阁臣师坚韧不屈精神的赞颂。竹子的特性——坚韧、高洁,与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相呼应,寓意着友情的长久与坚不可摧。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
猜您喜欢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虎丘山(其一)
宋·蒋堂
虎丘何为山,鲸波涌而显。惟青镇一隅,峙秀状无限。遥峰乃众阴,四望拱孤巘。上有梵王家,高压长洲苑。游人接踵来,千里必重趼。奔走趋层巅,凌竞陟云栈。下瞰洞庭卑,傍睨灵岩浅。巍.....
拟古(其六)庭中有奇树
元末明初·钱宰
中林多幽兰,江篱杂芳荪。采之酌春酒,将以清心魂。持杯未及饮,怅然念王孙。王孙不归来,置酒在芳尊。
古槐歌为帷园先生赋
清·茹纶常
我爱古槐如古松,蚴蟉诘屈真虬龙。更爱古槐如古柏,霜皮黛色凝青铜。屯云溜雨三百载,夭矫势欲争天风。长夏森森拥秋气,横空倒疑饮涧虹。入门见者惊突兀,幽荫有若深山中。主人继述先.....
岳州宴姚绍之
唐·张说
杞梓滞江滨,光华向日新。难兄金作友,媚子玉为人。山水含秋兴,池亭借善邻。檐松风送静,院竹鸟来驯。翠斝吹黄菊,雕盘鲙紫鳞。缓歌将醉舞,为拂绣衣尘。
题刘士平竹所卷
明·程本立
凤凰溪头十亩园,我昔种竹竹已蕃。揃除杂乱扶正直,不使恶类相牵援。春雷动地儿孙长,森然玉立参天上。玄冬何嫌霜霰重,赤日自憩风飙爽。一从宦辙梁宋游,熇埃眯目挥汗流。琉璃八尺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