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驿
写景
怀古
地点
抒情
田园
赞美
写水
历史遗迹
古代地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遇阻于沽头闸后,改陆路行走至沛县的旅途经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首句“上沽下沽头,有如百里隔”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船只在闸口受阻的情景,仿佛百里之遥。接着,“曲河见舟樯,相去只咫尺”转折,描述了船只虽被阻隔,但河岸上可见船只的桅杆,实际距离却近在咫尺,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力。“舍舟遵平途,马蹄生羽翮”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弃舟步行的情景,马蹄似乎长出了翅膀,寓意着旅程的便捷与轻盈。接下来,“麦穗垂和风,披拂盈广陌”则转向对田野风光的描写,和风中麦穗摇曳,满目皆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吾闻江北人,终年饥无食”一句,诗人借以表达对江南富庶之地的感慨,与后文“吾来江北地,每喜见秀麦”形成对比,突显出江南地区丰富的农作物资源。“行行野树合,已到古沛驿”描绘了诗人继续前行,穿过密林,最终到达古沛县驿站的场景。这一段不仅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漫长,也暗示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向往。“汉帝遗原庙,屋瓦残青碧”将视线引向历史,诗人看到了汉高祖刘邦的陵寝,尽管庙宇破败,但屋瓦依然青碧,象征着历史的永恒与不朽。“龙化已千秋,鸡犬如昨昔”则是对当地传说的引用,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变迁,但某些传统与记忆却如同昨日般鲜活。“欲寻歌风处,闾里乱遗迹”表达了诗人想要探寻历史故事的愿望,但面对的是混乱的遗址,难以找到确切的答案。最后,“今人泗水上,犹树歌风石”以现代人的视角,看到泗水边依然树立着歌颂风流人物的石碑,象征着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的延续。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美景、人文景观以及对历史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历史的尊重。

归有光

120首
散文家。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