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冬景写景
离别
抒情
地点写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离别吴门,返回途中所见之景,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首联“伐鼓侵星发,吴门此日还”,以“伐鼓”和“侵星”两个词组,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清晨启程的情景,同时暗示了行程的紧迫与匆忙。接着,“吴门此日还”则点明了目的地,也透露出诗人对归途的期待。颔联“断澌溪涨阔,融雪陇痕斑”,通过“断澌”、“溪涨”、“融雪”、“陇痕”等意象,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溪流因融雪而涨宽,陇上积雪融化后留下斑驳痕迹,这些景象既展现了季节变换的自然之美,也暗含着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颈联“剑井来寒树,铜棺失暮山”,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融合。剑井与寒树,铜棺与暮山,一静一动,一古一今,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也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叹。尾联“衰年仍事役,翻羡白鸥闲”,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在“衰年”之际,面对“事役”的忙碌,诗人不禁羡慕起“白鸥”的悠闲自在。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感慨,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美与人文关怀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反思与渴望。

王鏊

859首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醉中作
宋·陆游
名酝羔儿拆密封,香粳玉粒出新舂。披绵珍䱹经旬熟,斫雪双螯洗手供。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钟。炉烟袅袅衣篝暖,未觉家风是老农。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大醉归南禅弄影月下有作
宋·陆游
昔我变姓名,钓鱼散花洲。有船不用楫,江急听自流。即今客锦城,醉过百花楼。天风吹笋舆,快若凌空游。月露浩无际,指点隘九州。君看尘土中,颇有此乐不。题诗碧玉简,飞仙相答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