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宿
写景
怀旧
思乡
秋色
抒情
友情
地点
湘江

译文

天边的孤云飘向远方,遥指着京城的方向,勾起了我对故乡的思念。
傍晚的忧郁情绪更加强烈,潇湘之地又迎来了秋天的景色。
我在小舟上不知该停泊何处,望着落日,羡慕飞鸟能够归巢。
在这广阔的万里之地,没有一个熟识的朋友,连江中的鸥鸟也不认识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湘江边的黄昏时分,心中充满对远方家乡和故人的思念之情。"天涯片云去"一句,以广阔的视角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遥指帝乡忆"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而遥远的地方——帝都的怀念,这里的“帝乡”并非具体的地理概念,而是一种理想化的存在,代表着诗人心中所向往的安稳与美好。"惆怅增暮情"一句,通过对黄昏时分的情感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哀愁。"潇湘复秋色"则是景物描写与情感交织,潇湘之水在秋天的氛围中显得更加萧瑟,这也加深了诗人的哀愁。"扁舟宿何处"一问,表明诗人对于自己身处何地的迷茫和无奈。"落日羡归翼"则是通过对夕阳下鸟儿归巢的羡慕,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向往与孤独。最后两句"万里无故人,江鸥不相识",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立无援,以及对周围环境和生物都感到陌生与隔阂。这里的“故人”并非特指某个人,而是泛指那些能够理解和分享自己情感的人。江鸥(一种水鸟)不相识,则象征着诗人在外地的孤独,连自然界的小生物都无法成为他情感的寄托。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家园的哲思。

刘长卿

486首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猜您喜欢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唐·韦应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蹉跎二十载,世务各所营。兹赏长在梦,故人安得并。前岁守九江,恩诏赴咸京。因.....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