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

殿

怀古
历史
人物
场景
景象
赞美
战争
悼亡
山水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陈孚的诗《庆寿寺圣容奉志公泗州二菩萨》描绘了一座寺庙中的景象,以朱雀阙和金榜为背景,展现出庄严神圣的氛围。诗中提到的"二梵士"和"芙蕖台"象征着佛教中的高僧和莲花座,暗示了寺庙的宗教性质。"秣陵安乐禁"暗指南京的安宁之地,"松顶灵禽胎"则可能寓意佛法的清净与超脱。诗人对"紫帽姓何人"的疑问,引出了一段关于金梁王宗弼的故事,他将真身塑像从江左迁至此地,反映了历史变迁与人物事迹。"兵锋烈于火"形容了金梁王征战的威势,然而连千年的骨骼也无法幸免于战火之灾,暗示了战争的残酷。"至人身无寄"表达了对世间生命的无常感慨,"如水浮枯荄"比喻人的生命如同枯草随波逐流。"古刀尺,天机妙剸裁"则寓言般地指出,尽管世事无常,但佛法依然如古刀尺般精准裁断生死。"金世祚"象征王朝的兴衰,"变灭同寒灰"揭示了万物终将归于尘土的哲理。最后,诗人感叹"圣容俨如故",而心爱之人已不在,只能通过"稽首一笑粲"表达敬意,以及"桧露滴苍苔"的自然景象寄托哀思。整首诗以历史、佛教和自然元素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佛教智慧的深沉思考。

陈孚

291首
至元年间,上《大一统赋》,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为山长,曾任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诗文不事雕琢,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七言古体诗最出色,著有《观光集》、《交州集》等

猜您喜欢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夏夜与季平萧氏台听涛,追话旧事作
清·丘逢甲
大海惊涛似昔时,高台同听不胜悲。五年乡泪愁中制,半夜军声梦里驰。铁弩何时开越国?素车终古走灵胥。如闻鹿耳鲲身畔,毅魄三更哭义旗。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唐·韦庄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宫词(其十六)
明·张凤翔
禁柳春深草色新,杨花飞趁扑虫人。君王殿上宣名字,旋绾颓鸦抹绛唇。
吴江三忠祠(其二)
明·唐顺之
墓槚几经秋,兴亡一镯楼。死应为厉鬼,生肯共金酋。吴越车书混,江淮战伐休。幸逢全盛世,此地弄扁舟。
上判府陈秘丞(其二)
宋·徐鹿卿
向来一榻下南州,此事无传阅几秋。顾我风流非孺子,乃今天幸事王侯。颓波甚矣谁能返,砥柱岿然好镇浮。唤起东湖风月梦,请为榱桷备兼收。
灵岩寺
明·岑徵
翠微临震泽,云路背金阊。贝叶消前劫,天花散上方。一刻繁华地,千秋水月乡。山僧语兴废,风雨对绳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