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
边塞
秋景
怀古
情感
抒发个人感慨
记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嘉峪楼上,眺望远方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情感交织的画面。首句“苍茫西海有无间”以广阔的西海起笔,营造出一种辽远而神秘的氛围,暗示着诗人所面对的不仅是自然界的浩瀚,更是内心世界的广阔与复杂。“多病书生愧抱关”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身份和心境。作为一个饱受疾病困扰的读书人,他自感无力承担守护边疆的责任,流露出一种深深的自责与无奈。这种个人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更加贴近读者的心灵,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悲凉。接下来,“日暮倚楼风万里,天涯弹铗月千山”两句,通过时间的变化和空间的拓展,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远方的向往。日落时分,诗人独自倚靠在楼台上,感受着万里长风的吹拂,心中涌动的是对遥远天际的无限遐想。月光下的千山,更增添了这份孤独与梦想的色彩,仿佛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个缩影。“驼鸣玉垒移封旧,雁带金城振旅还”两句,运用了历史典故,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相结合。驼铃声声,似乎在诉说着过往岁月的故事;大雁南飞,象征着战争的结束与和平的到来。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边塞特有的景象,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最后,“守捉滩头递刁斗,独吟秋色水潺潺”则将视角拉回到现实,描绘了一幅边塞生活的画面。守捉滩头,刁斗声声,是边防战士日夜坚守的写照;而独吟秋色,水声潺潺,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这一句既表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寂寞,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边塞生活、历史变迁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既有壮阔的自然景观,也有细腻的人文关怀,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作品。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晚行舍后
宋·陆游
略彴东边一径深,杖藜行饭当登临。稷山并海出遥碧,禹穴生云成暮阴。残岁自兴游子感,少年谁解老人心。归来灯火参差夜,倦倚胡床续短吟。
买砚碑(其一)
宋·赵孟坚
凤城凉雨新秋后,几处朱楼试管弦。有客贳金收古歙,短檠竟夕自摩研。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