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
师
观
音
院
新
堂
九
衢
言
语
乱
人
耳
,
三
市
尘
沙
眯
人
目
。
猿
狙
未
惯
裹
章
绶
,
鱼
鸟
宁
忘
慕
溪
谷
?
恨
无
栖
宿
在
清
旷
,
欲
弄
潺
湲
愈
烦
燠
。
道
人
谁
氏
斥
佳
境
,
决
汉
披
霄
敞
华
屋
。
骈
罗
嶷
嶷
三
秀
石
,
丛
迸
娟
娟
两
修
竹
。
云
蒸
雨
泄
被
岩
壑
,
海
倒
河
垂
动
林
麓
。
顿
惊
俯
仰
远
嚣
浊
,
岂
直
形
骸
摆
羁
束
。
解
衣
坚
坐
暝
忘
返
,
饮
水
清
谈
心
亦
足
。
丈
夫
壮
志
须
坦
荡
,
曲
士
阴
机
谩
翻
覆
。
青
鞋
赤
舄
偶
然
尔
,
安
用
区
区
巧
追
逐
。
写景
抒情
励志
咏物
城市写景
山水写景
怀古抒情
赞美自然
壮志情怀
观景悟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京城繁华喧嚣的景象与寺庙中的宁静对比,诗人曾巩以京师观音院新建堂舍为背景,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清净之地的向往。首句“九衢言语乱人耳,三市尘沙眯人目”生动刻画了街头巷尾的嘈杂和尘土飞扬,而“猿狙未惯裹章绶,鱼鸟宁忘慕溪谷”则借动物之态,表达对自然环境的渴望。诗人感叹自己无处寻觅清静之所,新堂的出现让他眼前一亮:“道人谁氏斥佳境,决汉披霄敞华屋。”这里赞美了道人的选址和建筑的高雅。接下来,他详细描绘了堂前的秀石、修竹、云雾缭绕的山岩和流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俗的氛围。“顿惊俯仰远嚣浊,岂直形骸摆羁束”表达了诗人对新堂带来的精神解脱,不再受世俗困扰。夜晚,他在此处“解衣坚坐”,忘却归途,只觉心灵得到满足。“饮水清谈心亦足”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欣赏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最后,诗人以“丈夫壮志须坦荡,曲士阴机谩翻覆”点明主题,强调人生应有开阔胸怀,不应过于计较琐事,呼应了开篇对尘世浮躁的批判。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曾巩
457首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猜您喜欢
木山
宋·陆游
枯楠千岁遭风雷,披枝折干吁可哀。轮囷无用天所赦,秋水初落浮江来。嵌空宛转若耳鼻,峭瘦拔起何崔嵬。珠宫贝阙留不得,忽出洲渚知谁推。书窗正对云洞启,丛菊初傍幽篁栽。是间著汝颇.....
同李伯承比部夜过况吉夫膳部得真字
明·宗臣
陌上鸣珂散紫宸,相逢意气转相亲。清尊细菊堪销夜,走马传书易隔旬。九月衣裳同在客,千江烽燧远愁人。凭君莫洒忧时泪,无数秋风白发新。
赠卢潭城二首(其一)
明·卢楠
六龙推飙轮,四运无停轨。日暮薄虞渊,月朓升玉垒。飞萤流雕甍,微禽变玄海。寒露被陵苕,繁霜瘁江?。缺隙驰白驹,人命易颓改。赤松既渺茫,安期亦诞晦。苟非青云身,焉能施后代。凤.....
答乐屿陈乐斋
元·卢琦
曾向虞庭看凤凰,微生自喜际明良。久无消息通蓬岛,忽有文章落草堂。永夜怀人江月近,频年笑我石田荒。渭滨钓叟君知否,老去功名汗竹香。
长安即事三首(其一)
唐·徐夤
抛掷清溪旧钓钩,长安寒暑再环周。便随莺羽三春化,只说蝉声一度愁。扫雪自怜窗纸照,上天宁愧海槎流。明时则待金门诏,肯羡班超万户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