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抚
州
钱
郎
中
名
郎
元
是
足
风
流
,
得
郡
东
南
地
更
优
。
翠
幕
管
弦
三
市
晚
,
画
堂
烟
雨
五
峰
秋
。
黄
柑
巧
缀
星
垂
槛
,
香
稻
匀
翻
雪
满
瓯
。
应
与
谢
公
资
健
笔
,
邦
人
才
薄
讵
能
酬
?
送别
写景
赞美
写果
黄柑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为送别友人钱郎中赴任抚州所作,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祝愿。首句“名郎元是足风流”赞扬了钱郎中的才情风度,暗示他本就具有出众的才华和魅力。接着,“得郡东南地更优”表达了对抚州地理位置的赞赏,认为那里的东南之地更为优美。“翠幕管弦三市晚,画堂烟雨五峰秋”描绘了抚州繁华热闹的市井生活和如画的山水景色,展现出当地的生活情趣和自然风光。诗人运用“翠幕”、“管弦”、“烟雨”等意象,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黄柑巧缀星垂槛,香稻匀翻雪满瓯”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抚州的物产丰饶,黄柑挂满枝头,犹如星辰点缀,而香稻白如雪,丰收景象诱人。这些细节展现了抚州的富庶和宜人。最后,“应与谢公资健笔,邦人才薄讵能酬?”以谢公(谢朓)自比,表达对钱郎中的期许,希望他如同谢朓那样文采斐然,以他的才情为地方带来更多的繁荣和文化贡献。同时,也暗含对当地人才匮乏的感慨,暗示钱郎中的到来将是一大补充。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赞美和期待的送别诗,既描绘了抚州的美好,又寄寓了对友人的厚望。
曾巩
457首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