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中
王
驾
部
席
上
鸠
呼
连
日
始
成
阴
,
薄
雨
聊
宽
望
岁
心
。
浴
雁
野
塘
新
浪
细
,
藏
鸦
宫
柳
嫩
条
深
。
春
寒
巧
放
花
迟
发
,
人
老
嗟
辞
酒
满
斟
。
英
隽
并
游
知
最
幸
,
名
园
偷
暇
更
追
寻
。
写景
春天
写雨
抒情
怀古
友情
赞美
山水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所作的《雨中王驾部席上》。诗人通过描绘雨后初晴的景象,表达了对新春的期待和对友人聚会的欣喜之情。首句“鸠呼连日始成阴”,写出了连日阴雨后,鸠鸟鸣叫,天气转为阴天,暗示了雨后的清新。接着,“薄雨聊宽望岁心”表达出诗人因薄雨而稍感宽慰,对新的一年的希望也因此而得以舒展。“浴雁野塘新浪细,藏鸦宫柳嫩条深”描绘了雨后生动的画面,野塘水面上波光粼粼,大雁在其中嬉戏,宫柳新叶茂密,乌鸦栖息其间,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春寒巧放花迟发,人老嗟辞酒满斟”则流露出诗人对春寒影响花开的感慨,以及自己年事已高,感叹时光易逝,只能在酒杯中寻找片刻欢愉。最后两句“英隽并游知最幸,名园偷暇更追寻”,表达了诗人认为能与才俊一同游历名园,即便是在忙碌中偷得闲暇,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春景,寓情于景,情感真挚,体现了曾巩诗歌的清新自然风格。
曾巩
457首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