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
富
岭
赴
安
福
二
首
(
其
二
)
山
行
忽
百
里
,
步
步
山
情
新
。
萝
拥
千
盘
透
,
花
齐
万
谷
春
。
寒
暄
不
异
地
,
忧
喜
暂
随
人
。
默
诵
垂
堂
戒
,
私
嗟
名
利
身
。
写景
春天
抒情
怀古
山
田园
读感怀
哲理
私嗟名利身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涧富岭赴安福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山行的景色和感受,展现了旅途中的新鲜体验和内心世界。"山行忽百里,步步山情新" 开篇点出诗人长途跋涉,每一步都带来新的山景和情感体验,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知的好奇。"萝拥千盘透,花齐万谷春" 描绘了沿途繁茂的藤萝覆盖着山石,如同千盘碧绿,花朵盛开在山谷间,仿佛春天永驻,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盎然。"寒暄不异地,忧喜暂随人" 表现了无论走到何处,人与人之间的寒暄问候并无太大差异,而旅途中的忧喜情绪也随环境变化而起伏。最后两句"默诵垂堂戒,私嗟名利身" 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沉思,他在默默回味着某些人生教诲,感叹于世俗名利带来的束缚,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情怀。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寓言人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对人情世故的洞察,以及对名利的反思。
李梦阳
2163首
李梦阳(1473年1月5日—1530年1月28日),字献吉,号空同,汉族,祖籍河南扶沟,出生于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后又还归故里,故《登科录》直书李梦阳为河南扶沟人。他善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李梦阳所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后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汉族,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