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秋天写景
怀旧抒情
菊花写景
友情思念
节序记事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寄郑生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秋天的黄菊和自己的白发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节序仍黄菊"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而"乾坤更白头"则暗喻诗人年华老去。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写文章并非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希望文学能够有益于世,以此减轻生活的忧虑。"文章宁益世"体现了诗人的文人情怀。在个人情感上,诗人"遇客谁谈剑"流露出孤独寂寞之感,无人能共论志向。"思君独倚楼"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只能独自登楼遥望远方。最后,"远江寒细细,似有北行舟"以江面的寒意和远处似有北去的船只,寄托了诗人对郑生的牵挂以及对未来的想象,暗示友人可能即将离去。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情于景,表达对友人思念与自我人生感慨的抒怀之作。

李梦阳

2163首
李梦阳(1473年1月5日—1530年1月28日),字献吉,号空同,汉族,祖籍河南扶沟,出生于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后又还归故里,故《登科录》直书李梦阳为河南扶沟人。他善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李梦阳所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后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汉族,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您喜欢

舟中杂感二首(其一)
明末清初·徐倬
高秋一叶下梧桐,有客扬帆夕照中。多病百年兼恨别,依人千里自途穷。沧江白露鱼龙夜,冷月黄沙草木风。老去休思空冀北,曰归终拟侩墙东。
秋暮寄怀孟畹
明·黄淑德
孤馆萧条落叶红,故人遥隔水云东。追思往事浑如梦,转觉豪华总是空。径草乱垂犹带露,庭花渐老不禁风。愁怀缕缕凭谁诉,閒倚阑干数断鸿。
秋晚岘馆有怀兼婴重役
元·胡㵄
葛衣秋未改,日日任风吹。归梦青山隔,閒愁白发知。枯槎印蜗篆,病叶挂虫丝。江上蘋花老,何人寄所思。
又绝句
宋·韩维
芙蓉落尽荷叶黄,西风测测梧桐凉。岁登讼息休吏早,林间独坐歌还乡。
感秋怀微之
唐·白居易
叶下湖又波,秋风此时至。谁知濩落心,先纳萧条气。推移感流岁,漂泊思同志。昔为烟霄侣,今作泥涂吏。白鸥毛羽弱,青凤文章异。各闭一笼中,岁晚同憔悴。
梦觉(其一)
宋·张镃
梦觉西窗晓,听风过曲廊。好诗非易辨,閒坐尽无妨。人静鸟乌喜,雨来花草香。寸心经患难,况复近秋凉。
秋晚
唐·罗邺
残星残月一声钟,谷际岩隈爽气浓。不向碧台惊醉梦,但来青镜促愁容。繁金露洁黄笼菊,独翠烟凝远涧松。闲步幽林与苔径,渐移栖鸟及鸣蛩。
寄陆长庚
明·宗臣
江上茆堂倚石孤,清尊紫菊岁相呼。别来千里看鸿雁,明月愁心落五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