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历史怀古
抒情
战争
惜时
赞美
励志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晁冲之所作,名为《读陈平传》。诗中通过对东汉末年著名谋士陈平的一生功绩与结局的描述,表达了对于英雄末路的感慨和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首句“刘郎白首尚多疑”中的“刘郎”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开国功臣刘邦,即后来的汉高祖。这里的“白首”意味着年老,表明即便是功勋卓著如刘邦,在晚年仍然面临许多怀疑和挑战。接下来的“百战功臣迹转危”则进一步描绘了那些在无数战役中建立功勋的将士们,即使他们曾经的辉煌业绩,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岌岌可危,步履维艰。第三句“致使文成谢封邑”中的“文成”应指的是西汉时期的文帝刘恒,他在位期间,国家安定,文化发展,社会经济取得长足进步。这里的“谢封邑”则意味着即便是功臣,也不得不辞去自己的封地,这里暗示了权力更迭和英雄无常的历史铁律。最后一句“未如还荐魏无知”中,“还荐”意为再次推荐,而“魏无知”则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忠诚而能力不足的将领。这里表达的是即便是在朝廷上有影响力的人物,也无法改变历史的潮流,英雄们往往因为时势所迫或能力有限而落寞。整首诗通过对陈平一生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功臣的悲剧命运,以及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渺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忠诚与能力、功绩与结局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晁冲之

180首
晁冲之(生卒年不详),宋代江西派诗人,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晁冲之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绍圣(1094~1097)初,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早年字用道。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猜您喜欢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寄福建杜廉访使君
元·范梈
臬府群工表,言官百世公。君王资稷契,台阁起黄龚。吴越联闽服,蛮夷偃汉风。九州诸道右,一柱众流中。虎豹精神肃,豺狼道路通。青冥行劲锐,白日贯精忠。斧绣扬秋隼,泉阿达夜蛩。壶.....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题欧阳广汤梅花
明·杨士奇
西昌欧阳生,明经起科目。当宁敬刑罚,擢官秋卿属。生抱忠厚资,况奉先训笃。夜烛治官书,求生于死狱。所听两造词,不厌四五覆。明鉴靡遁情,被辜皆诚服。门庭净若洗,襟怀皎于玉。勉.....
吴醉亭谓余懒慢如嵇康以诗规劝叠韵为报
清·陈以豫
一枝暂借此栖身,为爱园亭少俗尘。对客嵇康生性懒,去官陶令不嫌贫。君能知我应规我,才本低人敢傲人。且脱貂裘来换酒,主宾同醉玉壶春。
题蔡济忠所摹御府米帖
宋·张孝祥
生前官职但执戟,身后一字万金直。当时雷霆下收拾,世间不复有遗逸。上清虚皇手自择,编星为囊云作笈。流铃掷火守护密,君从何处见真迹。知君定通玉帝籍,太微垣中赐馀墨。龙腾虎卧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