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田园
抒情
亲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农民在秋天收获季节中的情景和心境。诗人通过对落叶、严霜、枯草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萧瑟与寒冷,以及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土地劳作和田园生活的向往。“迁徙不可收”表达了面对自然界变化时人类的无力感,而“清此山下沟”则是一种清新脱俗的情趣。接着,“我行将涉之,脱屦笑复休”显示出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渴望和放松的心态。在后半部分,诗人与父老们聚会,饮酒畅谈,其中“指云此屋南,颇有良田畴”表明了对土地的珍视和耕作的愿望。诗中还透露了母亲的慈爱和伯父的支持,使诗人对于未来充满希望。整首诗语言平实自然,但蕴含深厚的情感,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也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于简单生活的渴望。

晁冲之

180首
晁冲之(生卒年不详),宋代江西派诗人,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晁冲之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绍圣(1094~1097)初,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早年字用道。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