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
夷
齐
庙
效
易
渭
远
先
生
作
节
以
同
怀
著
,
忠
繇
易
代
伸
。
地
经
孤
竹
国
,
祠
仰
采
薇
人
。
但
识
彝
伦
叙
,
那
知
革
命
新
。
饿
夫
无
与
偶
,
天
子
不
能
臣
。
叹
息
黄
虞
没
,
衰
徂
志
行
屯
。
正
冠
皆
激
义
,
脱
屣
为
求
仁
。
诣
绝
操
疑
隘
,
风
高
气
益
振
。
西
山
无
表
石
,
东
海
几
扬
尘
。
百
世
师
如
在
,
三
宗
历
久
湮
。
顽
廉
徵
后
起
,
秩
祀
率
先
民
。
像
蚀
型
模
古
,
诚
通
謦
咳
亲
。
闪
青
檐
荫
柏
,
湘
绿
俎
羞
蘋
。
希
圣
谈
宁
易
,
含
贞
事
孔
辛
。
永
言
思
大
老
,
莫
漫
愧
明
神
。
怀古
抒情
哲理
地点
历史人物赞美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凌扬藻的《谒夷齐庙效易渭远先生作》通过对伯夷、叔齐庙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和对道德伦理的崇尚。诗中提到两位忠诚于道义的人物,即使在改朝换代之际,他们的精神依然被后人传承。诗人感叹他们的高尚节操,如孤竹国的象征,祠堂中的采薇人,坚守着彝伦(社会秩序)的准则。伯夷叔齐的清高不仕,即使是饿死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种精神让天子也无法使他们屈服。诗人感慨历史的变迁,但他们的人格魅力如同西山的石表、东海的尘埃那样长久。他们的榜样激励后世,成为百世师表,尽管随着时间流逝,有些事迹可能被遗忘,但他们的廉洁和仁德始终被尊崇。庙宇中的景象古老而肃穆,青檐下的柏树和湘江边的祭祀食物,都体现了对圣贤的敬意。诗人深感学习圣人的教诲不易,坚守贞节更是艰难,但他决心效仿先贤,不辜负神明的期望。整首诗充满了对古代君子的敬仰和自我砥砺的决心。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