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秋
泊
雩
都
东
岳
前
对
月
书
怀
纤
云
不
动
清
宵
永
,
嫦
娥
开
镜
悬
秋
影
。
一
轮
冰
玉
碧
娟
娟
,
万
顷
玻
瓈
寒
烱
烱
。
去
年
此
夕
赴
帝
京
,
钱
塘
江
上
邀
月
明
。
今
年
宦
游
经
赣
水
,
停
舟
对
酒
雩
溪
清
。
雩
溪
之
水
清
且
真
,
一
杯
祝
月
酬
波
神
。
人
生
三
万
六
千
日
,
对
此
中
秋
能
几
人
。
君
不
见
庾
亮
登
楼
兴
起
歌
,
凭
栏
长
啸
思
如
何
。
又
不
见
杜
陵
年
老
客
他
州
,
遥
怜
儿
女
闺
中
愁
。
英
雄
儒
术
知
安
在
,
空
有
虚
名
至
今
留
。
白
水
书
生
今
已
老
,
常
见
婵
娟
长
是
好
。
宦
情
羁
思
徒
悠
悠
,
醉
卧
舟
中
从
潦
倒
。
节日
山水
写景
抒情
秋节
咏物
思乡
友情
秋天的思绪
中秋情感
中秋
羁旅
对月的感悟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卢琦的《中秋泊雩都东岳前对月书怀》描绘了诗人中秋之夜在雩都东岳前泊船赏月的情景。诗的前四句通过“纤云”、“清宵”、“嫦娥”和“秋影”等意象,营造出宁静而清冷的月夜氛围,月亮如冰玉般皎洁,映照着万顷寒烟,显得既美丽又寂寥。接下来,诗人回忆起去年中秋赴京和今年在赣水边的漂泊,对比之中流露出仕途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他以雩溪的清澈比喻自己的心境,借酒祝月,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引用庾亮和杜陵的典故,感叹英雄与文人的命运多舛,空有才华却未能施展,流露出对仕途浮沉的无奈和对家人的思念。最后,诗人以“白水书生”自比,感叹岁月如梭,自己已老,只能借酒消愁,任由宦情羁思在心中萦绕。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月夜美景的赞美,又有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绪和对人生的深深思索。
卢琦
264首
顺帝至正二年进士,授州录事,迁永春县尹,赈饥馑,止横敛,均赋役,讼息民安。十四年,农民军数万人来攻,被击退。改宁德县尹。历官漕司提举,以近臣荐,除知平阳州,未上卒。有《圭峰集》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