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
美
人
(
其
一
)
寄
公
度
芙
蓉
落
尽
天
涵
水
,
日
暮
沧
波
起
。
背
飞
双
燕
贴
云
寒
,
独
向
小
楼
东
畔
、
倚
阑
看
。
浮
生
只
合
尊
前
老
,
雪
满
长
安
道
。
故
人
早
晚
上
高
台
,
赠
我
江
南
春
色
、
一
枝
梅
。
写景抒情
咏物寄情
写花抒情
秋日写景
友情思念
怀古寄情
写水
译文
荷花都已凋落,天连着水,苍茫一片,黄昏时秋风阵阵,涌起波澜。我独自在小楼东边倚栏观看,分飞的双燕各自东西,远远向寒云飞去。
短暂浮生真应该在醉酒中衰老,转眼间大雪又盖满京城道。远方友人也定会时时登台把我怀想,寄给我一枝江南春梅。
赏析
这首宋词以芙蓉凋零、天水相接的秋日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寂寥而深远的意境。"日暮沧波起"描绘了傍晚时分水面泛起的波澜,增添了时光流转的感伤。接下来的"背飞双燕贴云寒",通过燕子的离别画面,暗示了词人的孤独与思念之情。"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词人独自凭栏远眺,更显其内心的孤寂。进入下片,词人感叹人生如浮萍,唯有在酒中寻求慰藉,"浮生只合尊前老"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最后两句"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以想象中的故人在远方的高台上,即使雪满归途,仍不忘寄来一枝梅花,象征着深厚的友谊和对远方美好春色的怀念。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表达离别思念、感慨人生的词作,情感深沉而真挚。
舒亶
196首
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猜您喜欢
渔歌
宋·陆游
斜阳收尽暮烟青,袅袅渔歌起远汀。商略野人何所恨,数声哀绝不堪听。
秋晚送无可上人
唐·薛能
半夜觉松雨,照书灯悄然。河声才淅沥,旧业近潺湲。坐滴寒更尽,吟惊宿鹤迁。相思不相见,日短复愁牵。
无题八首(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苏曼殊
软红帘动月轮西,冰作阑干玉作梯。寄语麻姑要珍重,凤楼迢递燕应迷。
到白水有感
宋·陈著
吾气已衰飒,兹行增惨悽。近山云易雨,积水路如溪。寒食纸钱树,旧游莎草畦。颓墙独立久,百感付鹃啼。
集句谢知己过寺见访
明·费寀
寂寞谁相问,招寻独有君。深林开一道,远雁入寒云。水月通禅观,书签映隙曛。道同意暂遣,茗碗对炉熏。
小游仙
宋·释行海
青鸟衔书遍海涯,香风不返五云车。可怜夜夜瑶池月,空照蟠桃一树花。
好事近
清·谭献
花入画屏秋,花外夕阳僝僽。高柳病蝉嘶起,却晚晴时候。酒边知是笑啼难,风味记新旧。独掩盈盈画扇,忍伴人消瘦。
沅州舟中
清·江忠源
数载风尘苦,今兹返旧林。那堪双鬓影,又照五溪深。水曲帆徐渡,山高日易沈。滩声已呜咽,莫更听猿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