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叔
宽
田
园
六
首
(
其
一
)
早
岁
厌
华
屋
,
曲
肱
慕
饮
水
。
躬
耕
二
顷
田
,
仅
可
毕
祭
祀
。
长
怀
饘
粥
忧
,
每
抱
瓶
罍
耻
。
虽
知
学
稼
拙
,
岂
不
贤
乎
已
。
衰
才
谢
严
徐
,
吐
吻
上
插
齿
。
各
从
我
尔
好
,
勿
问
谁
愠
喜
。
田园
抒情
励志
怀古
读后感想
叙述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的《和叔宽田园六首》之一,描绘了诗人早年对豪华住所的厌倦,转而向往简朴的生活。他亲自耕种二顷田地,仅能维持祭祀所需,体现了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与对精神追求的重视。“早岁厌华屋,曲肱慕饮水。” 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年轻时对华丽住所的厌倦,转而向往简朴的生活,以“曲肱”象征生活简朴,以“饮水”比喻满足于基本需求,展现了诗人对物质享受的淡然态度。“躬耕二顷田,仅可毕祭祀。” 描述了诗人亲自耕种田地,仅够完成祭祀活动,体现了他对自给自足生活方式的实践和对传统礼仪的尊重。“长怀饘粥忧,每抱瓶罍耻。” 表达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担忧,以及使用简陋器皿的羞愧感,但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物质匮乏的超脱态度。“虽知学稼拙,岂不贤乎已。” 虽然知道农耕技艺拙劣,但诗人认为这种生活已经胜过奢华无度,体现了他对精神富足的追求超越了物质贫乏。“衰才谢严徐,吐吻上插齿。” 这句话可能有些晦涩,可能是在表达年老后的谦逊和对知识的渴望,或者是对年老体衰的无奈。“各从我尔好,勿问谁愠喜。”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喜好生活,不必在意别人的喜怒,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个性的尊重。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豪华与简朴的生活方式,展现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由、简朴生活的向往。
猜您喜欢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冬日同何似公伍国开有开暨仁伯弟定国安国侄驼山寻梅赋
明·李孙宸
昔曾京国看梅树,盘里疏条映雪清。一枝两枝移近案,四筵宾客酒同倾。尔时作客空相忆,梦魂几越驼山侧。驿使迢遥书寄稀,罗浮月冷无消息。自从休沐返林邱,赏心还逐旧同游。同游多住梅.....
挽夏继军联
清·左宗棠
壮志挽宗邦,剧时犹带吴钩看;宦游悲末路,老去方知蜀道难。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