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咏物
写风
写鸟
写窗花
婉约

赏析

这首《十六字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闺房的静谧画面。首句“轻”字简洁有力,奠定了全诗轻盈、柔和的基调,仿佛是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第一印象,也是对内心情感的微妙捕捉。接着,“日暖纱窗风细生”,阳光透过轻柔的纱窗,温暖而和煦,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一丝丝凉意与生机,营造出一种既温馨又略带清新感的氛围。“瓶花落,蝴蝶上帘旌。”这两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与色彩。瓶中的花朵随时间流逝而凋零,落在地面上,而一只蝴蝶却在不经意间飞舞至窗帘的装饰上,这一动一静的对比,不仅增添了生活的趣味,也暗示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循环。蝴蝶的出现,更是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与生命的活力。整体而言,《十六字令》通过简练的语言,巧妙地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重感官体验融入其中,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也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美的追求与欣赏。这首小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人在阅读中仿佛置身于那轻柔的日光、温暖的纱窗、飘落的花瓣与翩翩起舞的蝴蝶之间,体验到一种超越语言的宁静与美好。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后雁字十九首(其七)
明末清初·王夫之
湘岸临潭帖,天山拓汉铭。为谁修楚史,自解注禽经。语雀羞刑牍,言鹦笑说铃。挥毫千里泻,腕脱不曾停。
雨(其一)
清·孙原湘
一声清脆玉钩鸣,手整鸾钗笑出迎。是甚好风吹得至,如何微雨滑能行。花阴匝地都成障,云气漫天未定晴。可奈流莺衔不得,红栏的的绽朱樱。
赋得弱柳鸣秋蝉
隋末唐初·李世民
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和赵茂州即事六首(其三)
宋·郭印
人事都无喜宴安,懒于喧处竞追攀。惊残午梦风推户,压尽炎威雪满山。无主岩花时解笑,近人林鸟亦知还。应怜朝市区区者,方寸何曾顷刻闲。
雨中(其三)
元末明初·蓝仁
燕仆多空垒,莺僵在远林。春霜晴不久,社雨冷难禁。妄动徵前失,深藏异此心。故山栖老鹤,永夜自长吟。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